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115章 档案室里的宝藏

第115章 档案室里的宝藏(1/2)

目录

平江县档案局,坐落在县政府大院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是一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

与县里其他单位崭新的办公楼相比,这里的一切都仿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墙皮斑驳,窗棂锈蚀,空气里常年弥漫着一股纸张腐朽与灰尘混合的独特气味。

当陈铭的专车停在这栋小楼前时,档案局局长孙卫民几乎是第一时间从办公室里冲了出来,那张万年不变的“扑克脸”上,罕见地带上了一丝受宠若惊的错愕。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把卫生局烧得焦头烂额的年轻县长,会把视察的第二站,选在他们这个全县最没有存在感的“养老单位”。

“陈县长,您……您怎么来了?”孙卫民快步上前,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

“孙局长,我来看看。”陈铭下了车,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分管档案工作,总得知道咱们的家底是什么样的。”

他没有在办公室多做停留,直接提出了要去档案库房看看。

孙卫民连忙在前面引路,打开了那扇厚重的铁门。

一股更为浓烈的陈年霉味扑面而来,夹杂着冰冷潮湿的空气。

库房里,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制档案架,如同沉默的钢铁森林,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上面堆满了各种用牛皮纸袋封存的卷宗,许多封皮都已经泛黄发脆。

这里,封存着平江县过去几十年的所有记忆。

“陈县长,我们局的档案,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基本都保存完好。”孙卫民尽职尽责地介绍着,“就是条件简陋了些,数字化建设一直没能提上日程……”

他说到一半,却发现陈铭根本没在听。

陈铭的目光,正如同饿狼看到了猎物一般,贪婪地扫过这满屋的“故纸堆”。

在别人眼中,这里是枯燥,是腐朽,是历史的垃圾场。

但在陈铭眼中,这里是一座尚未被发掘的,价值连城的巨大金矿!

“孙局长,辛苦了。”陈铭忽然转过头,对孙卫民说道,“我想一个人在这里待一会儿,静一静,学习一下我们县的历史。”

孙卫民愣住了。

他想不通,有什么历史是需要在这又冷又潮的库房里学习的。

但他不敢问,更不敢违逆。

“好的好的,那您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孙卫民识趣地退了出去,还体贴地为他带上了那扇厚重的铁门。

“咔哒。”

一声轻响,陈铭将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绝。

这里,不再是档案库房。

这里,是他的作战室。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他没有急着去翻那些卷宗,而是径直走到了库房的尽头,那里存放着几十年来平江县所有的规划图纸。

他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份八十年代初的平江县全域规划图,在空地上缓缓展开。

图纸已经泛黄,上面的线条简单而粗糙,大片大片的区域,都被标注为“荒地”和“待规划”。

陈铭的目光,落在城西一块被标记为“盐碱地,不宜耕种”的区域上。

他的脑海中,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就是这片地方,在十五年后,因为一次偶然的地质勘探,发现了高品质的矿泉水水源,被港商一眼相中,建成了全省闻名的矿泉水生产基地。

他又看向城南,那片在图纸上被规划为“预留工业用地”的广阔区域。

前世,这里曾上马了一个大型化工项目,结果投产不到五年,因为地质沉降问题,导致厂房开裂,设备损毁,最终只能被迫关停,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一屁股烂账。

陈铭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他立刻转身,在档案架上飞快地翻找起来,很快便调出了平江县近三十年的所有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一页,一页,飞速翻阅。

那些枯燥的地质数据和勘探图表,在他眼中,却变成了最清晰的预警信号。

果然,在一份不起眼的补充报告的角落里,他找到了关于城南地区存在“隐性喀斯特地貌”的风险提示。

这个在前世被所有人忽略的致命细节,此刻,被他用红笔,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叉。

一个未来价值数十亿的巨坑,被他提前规避。

接下来的几天,陈铭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泡在了这个冰冷的库房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