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一个打给过去的电话(1/2)
陈铭从周正雄的小院告辞出来,已是黄昏。
他没有直接上车,而是独自一人,沿着乡间湿润的田埂路,慢慢地走着。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刚刚冒出新绿的稻田里。
周正雄的那盘棋,那三句箴言,此刻还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
做事,看人,站队,自保。
还有那句“学会藏,比学会进更重要”的敲打。
这些,都是老一辈政治家耗尽一生心血熬出来的精髓,是无法从任何书本上学到的为官之“道”。
县委书记给他的,是放手一搏的“势”。
周正雄传给他的,是安身立命的“道”。
一“道”一“势”,双剑合璧,才是他即将踏入江州那个更大舞台的真正底气。
陈铭深吸了一口混合着泥土与青草气息的空气,胸中的激荡与豪情,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平静所取代。
他的目光,望向那片被晚霞染成金红色的天空,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
江州的棋局再复杂,也终有脉络可循。
而有些根基,是无论走到哪里,都绝不能动摇的。
想到这里,他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翻到一个许久未曾拨打,却始终置顶的号码。
……
清溪镇,红星村村委会。
天色已经擦黑,但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烟雾缭绕。
村支书李大山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一个巨大的疙瘩,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旁边,村主任和几个村干部也是一脸愁容,唉声叹气。
“这叫什么事啊!”村主任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眼看着今年的大樱桃又是大丰收,又红又大,品质比去年还好。可那帮搞运输的,跟商量好了一样,临到头了,集体涨价!”
“一斤涨两毛,听着不多,可咱们全村上万斤的产量,里外里就是好几万块钱没了!这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啊!”
另一个村干部也气愤地说道:“我今天去找了县运输公司的王车头,好说歹说,人家就是不松口,还说什么油价涨了,人工贵了,爱运不运!”
李大山沉默着,一言不发。
他比谁都急。
红星村能在上次冰雹灾害后迅速翻身,靠的就是陈铭指导下的经济作物转型。这樱桃林,就是全村人的命根子。
如今果子熟了,销路也早就联系好了,却卡在了这最后一公里的运输上,这让他如何向全村百姓交代?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老款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李大山烦躁地瞥了一眼,当他看清屏幕上跳动的“陈县长”三个字时,整个人像是被电流击中了一样,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手一抖,手机差点直接飞出去。
“陈……陈县长?”
他手忙脚乱地接起电话,声音因为过度紧张和激动,都有些变调了。旁边几个还在抱怨的村干部,瞬间噤声,全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他。
电话那头,传来陈铭温和而熟悉的声音,没有一丝一毫的官架子,就像邻家晚辈打来的一样。
“李支书,是我,陈铭。没打扰你吧?”
“不打扰!不打扰!”李大山把腰杆挺得笔直,仿佛陈铭就在他面前,“陈县长,您……您有什么指示?”
陈铭在那头轻轻笑了笑。
“没什么指示,就是过两天要去市里学习一段时间,临走前问问,村里都还好吧?今年的樱桃长势怎么样?”
听到这熟悉的关怀,李大山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人家现在是高高在上的副县长,日理万机,要操心全县的大事,却还惦记着他们这个小山村的樱桃。
这份情义,比金子都重!
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李大山受宠若惊,激动地汇报起来:“好!托您的福,长势太好了!一个个都跟红玛瑙似的,客商来看了都抢着要!”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那股子兴奋劲儿又被愁云所替代,终究还是没忍住,把运输的烦恼顺口给提了出来。
“就是……就是这运输上,出了点小麻烦……”
李大山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拿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烦陈铭,实在是不应该。
然而,电话那头的陈铭,却听得异常认真。
此刻,他正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电话,另一只手,却在空气中,无意识地比划着一幅地图的轮廓。
那是江州市的行政区划图。
他的脑海中,市委的几大派系,高新区的选址,旧城改造的利益纠葛,如同无数条纵横交错的线,正在进行着高速的推演与博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