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车窗外的江州(2/2)
青干班。
前世的记忆中,这一届青干班里,有几个名字,后来都如雷贯耳。
市长家的公子,组织部长的亲侄子,还有几个从经济强区里杀出来的青年才俊。
这些人,将是他未来在江州舞台上,或明或暗的对手,甚至,是敌人。
派系。
周正雄和县委书记的告诫言犹在耳。
以市委书记为核心的“秘书派”,以市长为首的“本土派”,还有盘根错节,代表着各种地方利益的“山头”。
江州的棋局,远比平江要复杂百倍,走错任何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
底牌。
陈铭的手,下意识地隔着西装,轻轻碰了碰放在贴身口袋里的那张纸条。
李文博。
市委周书记的“大笔杆子”。
这是县委书记赠予他的,最锋利的一把剑,也是最坚固的一面盾。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出鞘。
机遇。
他的思绪,已经越过了青干班,投向了整个江州市未来的发展脉络。
城西那片即将因为市政规划而价值暴涨的老工业区。
某家濒临破产,却手握着核心技术和宝贵土地的国有企业。
未来几年,国家即将出台的某项关键产业扶持政策。
所有前世的新闻、报告、传闻,此刻都在他的脑中被重新激活、筛选、整合,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清晰无比的,可以用来撬动未来的战略支点。
无数的信息流在他的脑海中奔腾、碰撞、推演,最终,化为了数个清晰可行的,针对不同局面的行动预案。
上午九点,轿车驶下高速,正式进入了江州市区。
与平江的宁静安逸截然不同,这里是川流不息的车龙,是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是行色匆匆的人群。
繁华与快节奏,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让人喘不过气的压迫感。
然而,陈铭的内心,却在这片喧嚣之中,彻底平静了下来。
所有的回忆,已经封存。
所有的推演,已经完成。
他靠在柔软的椅背上,伸出手,从容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领带,确保它笔挺如初。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一个仪式,宣告着他已经完成了从平江县副县长,到江州市挑战者的全部心态切换。
他的眼神,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深邃。
战场,我来了。
轿车七拐八绕,最终在市郊一处绿树成荫的大院门前,缓缓停下。
陈铭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他抬头,看向那座庄严肃穆的大门,门楣之上,“江州市委党校”六个烫金大字,在初升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有些刺眼。
他知道,这里就是他重回江州的第一站,也是他新征程的真正起点。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几分试探的,温和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请问,你也是来参加青干班的陈铭同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