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163章 无心插柳

第163章 无心插柳(2/2)

目录

那不是伪装出来的专注,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望与共鸣。

杨振邦甚至能从那个年轻人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的眉头中,感受到他在进行着深度的、结合自身经验的思考。

这让老教授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久违的,遇到知音般的欣慰与好奇。

“叮铃铃——”

课间休息的铃声,终于打破了教室里的沉寂。

杨教授合上讲稿,宣布休息十分钟。

教室里瞬间活了过来。

学员们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伸懒腰的,冲向洗手间的,聚在一起低声吐槽的,整个教室重新充满了喧嚣。

高远第一时间被他的圈子簇拥起来,正唾沫横飞地计划着晚上去哪里消遣。

出乎所有人意料,杨教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拿着茶杯走向休息室。

他扶了扶老花镜,走下讲台,穿过一片喧闹的人群,径直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跟随着他的脚步。

然后,他们便看到了令他们无比错愕的一幕。

这位在江州德高望重,连市领导都要礼敬三分的老教授,竟然停在了那个从平江县来的,特立独行的年轻人——陈铭的座位旁边。

陈铭刚刚从深度的思考中回过神来,正准备起身活动一下,就看到杨教授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同学,你好。”杨教授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教授您好。”陈铭立刻站起身,恭敬地应道。

“我看你听得很认真。”杨教授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能跟我聊聊,你对‘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有什么具体的看法吗?”

这个问题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充满了好奇、探究,甚至是一丝看好戏的幸灾乐祸。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个不合群的“乡下小子”,要如何回答这个又大又空的问题。

然而,陈铭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还未开口,杨教授的目光,已经被他摊开在桌面上的笔记本,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那上面,没有大段的文字抄录,而是一张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

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个理论分支下,陈铭用一条粗重的线,引向了“平江县国企改制”这个案例,并用红笔在旁边标注了几个关键词:“下岗职工安置(同一性)”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斗争性)”。

在“量变引起质变”的工产业链的构想。”

杨教授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脸上的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种如获至宝般的惊喜!

他教了一辈子书,见过无数才华横溢的学生。

但从未见过有任何一个人,能像眼前这个年轻人一样,在短短一堂课的时间里,就将如此深奥的哲学理论,与如此鲜活、如此具体的基层实践案例,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如此鞭辟入里!

这不是在学习,这是在创造!

“这……这都是你的思考?”杨教授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只是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困惑,随便写写。”陈铭谦虚地回答。

杨教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像是发现了未经雕琢的绝世璞玉。

“好!好啊!”他一连说了两个好字,语气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年轻人,有想法,有深度!理论就该这么学!”

他没有再多问,只是重重地拍了拍陈铭的肩膀。

“课后要是有时间,可以来我办公室坐坐,我们好好聊聊。”

说完,老教授便转身,在一片死寂的目光中,心满意足地走向了休息室。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高远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看着陈铭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阴沉与不屑,低声对旁边的人啐了一口:“装模作样,拍马屁拍到教授那去了,真会作秀。”

周围的学员们,看向陈铭的目光,也变得更加复杂,羡慕、嫉妒、不解,兼而有之。

老教授离开后,室友方毅立刻凑了过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好奇,他压低声音,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我的天,陈铭,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那种催眠课,你怎么听得进去的?还让老教授对你另眼相看?”

陈铭看着他那夸张的表情,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他没有回答,只是从容地收起了自己的笔记本。

当本子合上的那一刹那,扉页上,一行用钢笔写下的,苍劲有力的字迹,清晰地映入眼帘。

“理论是武器,实践是战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