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青石问天 > 第146章 传功阁讲法

第146章 传功阁讲法(1/2)

目录

次日清晨,天光未大亮,林凡结束了一夜的修炼,只觉神清气爽,体内灵力充盈,林凡对今日的传功阁讲法,颇有几分期待。

小玖早早便来到流云苑,拉着林凡便往外走。她今日换上了一身利落的浅青色弟子服,更显灵动活泼。

“快走快走,凡哥哥!徐长老的讲法可受欢迎了,去晚了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小玖一边催促,一边熟门熟路地引领林凡穿过一座座悬浮的山峰和廊桥。

天巧门内弟子众多,身着各色服饰,气息强弱不一,或驾驭傀儡,或御器飞行,或施展身法,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不少弟子看到小玖身边的林凡,都投来好奇的目光,低声议论着这位由门主亲自带回、身份神秘的“故友之子”。

传功阁位于一座最为宽阔的浮空山上,建筑风格与其他殿宇迥异,更像是一座巨大的环形阶梯殿堂,中央是白玉铺就的讲法台,四周环绕着数千个蒲团,此时已坐下了大半弟子,人声鼎沸。

林凡和小玖寻了一处靠后的位置坐下。他目光扫过全场,能感受到此地汇聚的浓郁灵气和众多筑基修士的气息,其中不乏几道隐晦而强大的神识波动,应是筑基后期甚至假丹境界的弟子。

辰时正,一位身着深蓝色符纹长袍、面容清癯、目光平和的老者缓步走上讲法台,原本喧闹的殿堂瞬间安静下来。此人正是符箓院的徐长老。

“今日,老夫与诸位探讨‘基础符文之灵力架构’。”徐长老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他并未直接讲述高深的符文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符文中的“点”、“线”、“面”开始,阐述灵力如何在符文中流转、汇聚、平衡。

“符文之道,首重‘意’与‘力’的交合。每一笔勾勒,皆需神识牵引,灵力灌注,不可有丝毫偏差。譬如这最基础的‘聚灵纹’,起笔需轻灵,承转需圆融,收笔需沉稳,方能使灵力如溪流汇海,绵绵不绝……”徐长老边说,边以指代笔,凌空虚划。一道清晰无比、灵光盎然的聚灵纹便悬浮在半空,结构完美,灵力流转顺畅,引得台下弟子阵阵低呼。

林凡全神贯注地听着。徐长老的讲解深入浅出,许多观点与他修炼《五行混沌诀》后对能量流动的感悟不谋而合,甚至给了他新的启发。他尤其关注徐长老提到的“灵力属性匹配”与“结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故而,绘制火属性符文,最好以赤阳朱砂为墨,引动地火或阳炎之气为辅,方能发挥最大效力。若以寒属性材料强行绘制,非但事倍功半,更有炸符之险。”徐长老举例说明。

听到此处,林凡心中一动。他的五行灵力,是否可以打破这种属性限制?若以水灵之力,模拟火灵之意,绘制出的火符又会如何?这个念头一生,便如种子般在他心中扎根。

讲解持续了一个时辰,徐长老不仅传授知识,更现场解答了数名弟子在制符中遇到的难题,每每能一针见血,令提问者茅塞顿开。

讲法临近结束,徐长老目光扫过全场,缓缓道:“符法万千,根基为重。然固守成规,亦难窥大道至理。尔等需勤加练习,更要勇于思辨,方能走出自己的符道。”说罢,他袖袍一挥,讲法台上灵光散去,示意讲法结束。

众弟子纷纷起身,恭敬行礼后,开始陆续退场,不少人仍沉浸在刚才的感悟中,三三两两讨论着。

小玖拉了拉林凡的衣袖,兴奋地说:“凡哥哥,徐长老讲得真好是吧?我们传功阁符箓院的弟子们可崇拜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