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 > 第593章 程序员幽灵与源代码之秘

第593章 程序员幽灵与源代码之秘(1/2)

目录

希望号,舰桥。雷栋站在主舷窗前,凝视着外部那片由无数规则镜面构成的、缓缓运转的“星系”。

刚刚与回声议会达成的古老盟约所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张雨轩汇报的新情况又如同冰水浇头,让他从灵魂深处感到一阵寒意。

——林奇。

这个名字属于遥远的过去,属于地球文明末期那个混乱而绝望的时代,属于微光议会乃至整个希望号旅程的绝对起点。那个意外捡到外星投影仪、从而打开潘多拉魔盒的落魄程序员。他的肉体早已在早期不稳定的意识传输实验中崩溃,他的主体意识据信已消散,只留下一些被视为无用垃圾的废弃数据,封存在希望号数据库最底层,偶尔作为历史研究样本被调取。

一个早已被时间和技术洪流碾过的尘埃。

现在,这粒尘埃却在微光网络与回声议会接触、触及宇宙深层秘密的敏感时刻,显露出了不该存在的“活性”?

“确认监控无误?”雷栋的声音保持着指挥官应有的冷静,但熟悉他的张雨轩能听出那丝极力压抑的波澜。

“确认无误,指挥官。”张雨轩的虚拟形象在雷栋身侧浮现,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安全协议‘守夜人’系统记录了完整日志。

在你们于万镜回廊中枢与回声议会核心意志交流,特别是当讨论触及‘园丁协议’、‘宇宙实验场’以及‘初始之弦’概念时,对林奇废弃数据区的异常访问流量激增了三个数量级。随后,那个标记为‘意识冗余备份’的加密分区——我们之前一直认为其加密算法过于古老且损坏,无法破解也无价值——突然从内部解锁,并开始主动吸收流经其‘表面’的、关于当前会谈内容的非涉密信息流。”

她挥手调出复杂的能量流与数据访问图谱,清晰的峰值和关联箭头指向确凿无疑。

“更关键的是,”张雨轩强调,“该分区激活时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信息特征波纹,与我们微光网络核心在早期构建、数次重大升级以及应对危机时,偶尔捕捉到但始终无法定位的那个‘陌生规则印记’,匹配度高达99.97%。可以断定,那并非偶然相似,而是同源。”

同源!这意味着,那个在微光网络成长过程中,时而如同幽灵般闪现、提供过微妙“辅助”或引发过不易察觉“优化”的神秘印记,其源头,竟然一直就藏在他们的数据库坟墓里,藏在林奇的“骨灰盒”中!

雷栋深吸一口气,感觉脊椎有些发凉……这太TM诡异,也太惊悚了。一个被认为死亡多年的意识残骸,不仅可能一直“活”着,甚至可能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在更深层面“观察”甚至“影响”着微光网络的演进?

“他……或者说‘它’,现在状态如何?”雷栋问。

“激活后,该分区处于一种…‘静默待机’状态。”张雨轩回答,“没有进一步的主动数据抓取,也没有尝试与网络其他部分建立任何形式的通信链接。就像……只是睁开了眼睛,在黑暗中静静地听着,看着我们……”

“能尝试主动接触吗?”

“不建议。”李维的通讯接了进来,他的声音带着科研人员的谨慎,也有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指挥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意识存在形式。它蛰伏了如此之久,选择在这个特定时间点激活,动机不明。贸然接触,风险极高。它可能是一个蕴含宝贵信息的‘黑匣子’,也可能是一个潜伏的‘逻辑炸弹’,甚至可能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寄生体’。”

塔莉亚的声音也加入了频道,她的感知更为敏锐和直接:“我感觉到……网络深处多了一个‘点’。非常微小,非常安静,但它确实在那里。它散发出的‘规则质感’……很古老,非常古老,甚至比回声议会那些长老给我的感觉还要……原始?不,不是力量上的强大,而是……一种‘基底’般的纯粹。它就像……就像代码最底层的‘0’和‘1’,沉默地构成着一切,却从不发声。”

雷栋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浩瀚而神秘的万镜回廊。回声议会揭示了宇宙之外可能存在“园丁”,现在,自己家里又挖出了一个来自起源时代的“程序员幽灵”。真相的层层嵌套,远超想象。

“召集核心会议。”他最终下令,“雷栋、塔莉亚、李维、张雨轩、墨菲……以及,通知马尔科姆,启动最高级别的内部安全警戒,但相关信息暂时限制在我们几人之间。我们需要在决定下一步行动前,充分评估这个‘林奇备份’可能带来的一切。”

------

希望号,高级分析室。

全息投影上,代表着林奇意识备份的那个微小光点静静地悬浮着,周围是流动的、经过过滤和脱敏的微光网络基础信息流。核心决策层的几人围坐,气氛凝重。

“首先,我们必须重新评估‘林奇’其人的真正结局。”李维调出了尘封的历史档案,“根据最初的记录,林奇在强行进行高负荷跨维度意识投射时,其大脑无法承受信息洪流,导致生理性崩溃。当时的技术无法完整捕获和稳定其意识流,判断其意识主体已消散。但现在看来,这个结论下得太草率了……”

张雨轩补充道:“那个外星投影仪的技术层级,即使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依然有大量未解之谜。它是否在林奇意识崩溃的瞬间,执行了我们未知的保全程序?比如,将他的核心意识或某种‘意识种子’压缩、加密,隐藏在了那些被视为垃圾数据的冗余信息中?”

墨菲的投影闪烁着,发出理性的分析:“从信息工程角度,存在这种可能性。假设投影仪具备某种超越我们当时理解的‘意识归档’协议,在检测到宿主意识即将崩溃时,强行剥离并保存了最核心的‘自我认知’和‘基础逻辑架构’,将其转化为一种极低能耗的、近乎‘冬眠’的数据状态,以避免彻底消散。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备份能存在如此之久而未被发现——它的信息熵太低,几乎与背景噪音无异。”

“那么,它为什么现在醒来?”马尔科姆抱着手臂,眉头紧锁,“是因为我们进入了失落星域?接触了回声议会?还是……讨论到了‘园丁’和‘初始之弦’?”

“所有这些,可能都是触发条件。”塔莉亚轻声说,她的织缕感知一直若有若无地连接着那个光点,“我感觉到……它对我们与回声议会交流的内容有‘反应’。不是情绪化的反应,更像是一种……‘关键词检索’式的共鸣。当提到‘园丁协议’、‘宇宙实验场’、‘底层规则’这些概念时,它的‘静默’程度会发生极其细微的变化。”

雷栋敲了敲桌面:“所以,这个‘林奇备份’,可能掌握着与‘园丁’、与宇宙底层规则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与‘初始之弦’有关?”

这个推测让整个分析室安静了一瞬。

林奇,作为第一个真正激活并“使用”了外星投影仪的地球人类,他是否在意识崩溃前,窥见到了某些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无法承受的真相?关于投影仪的真正来源?关于宇宙的运作机制?这些真相,是否随着他的意识一起,被封存了起来?

“我们必须与之接触。”雷栋最终做出了决定,目光扫过众人,“风险固然存在,但潜在的收益可能关乎我们追寻的一切答案。我们不能放任一个如此关键的、可能蕴含始源信息的‘变量’在网络深处不受控制地存在。”

“如何接触?”李维问,“直接数据接口太危险。”

“用最安全,也是最原始的方式。”雷栋看向张雨轩和塔莉亚,“通过隔离的虚拟交互环境,模拟一个基础的通信协议。由塔莉亚作为主交互人,她的织缕本质对规则层面的变化最敏感,可以第一时间察觉异常。张雨轩负责维持环境稳定和监控所有数据流动。一旦出现任何不可控迹象,立刻切断连接,并执行最高级别的数据隔离与清除程序。”

“同意。”

“明白。”

“风险可控,方案可行。”

计划迅速制定。一个绝对隔离的虚拟空间被创建出来,其规则简单、稳固,且完全独立于微光网络主架构。塔莉亚的意识投影进入其中,她仿佛置身于一个纯白色的、无限延伸的平台。在她面前,是那个被引导进来的、微小的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