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协议碎片、地核共鸣与方舟之影(1/2)
“卡戎”信标站的阴影下,地球如同一个重伤的巨兽,舔舐着伤口,进行着缓慢而艰难的自我修复。
文明之心网络受损的节点如同断裂的骨骼,每一次能量流转都带着晦涩的痛楚。
塔莉亚的意识沉浸在这庞大的修复工程中,精细地引导着地核的能量,疏通堵塞的规则通道,加固脆弱的结构。
过程缓慢得令人心焦……资源的匮乏,尤其是经过连番大战和规则乱流冲刷后,纯净规则能量的稀缺,成为了最大的制约。waywalker不断优化着方案,将每一份能量都用在刀刃上,优先确保全球维生系统和希望号最基本的功能。
李维传来的小型稳定信标蓝图和能量分析报告,如同沙漠中的甘霖。waywalker迅速将其整合进修复方案。一些受损较轻的方舟节点被重新编程,开始散发出微弱却稳定的秩序波动,不仅加速了自身修复,也如同灯塔般,一点点驱散着网络中残留的、污染冲击带来的混乱余波。
更重要的是,那份关于污染核心本源签名与地核波动相似性的报告,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分析确认,相似度达68.4%。同源性假设成立可能性极高。”waywalker的结论证实了李维的发现。“据此推演,针对地核波动的压制性规则编码,对污染核心可能产生15%至22%的额外抑制效果。”
15%到22%!这绝非一个小数字!尤其是在未来可能再次爆发的冲突中,这或许能成为决定性的筹码!
但问题依旧绕回原点:如何安全地研究地核波动,并推导出有效的压制编码?那是一个沉睡的火山,任何探针的深入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喷发。
塔莉亚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沉默的“卡戎”信标站。它是目前最大的未知数,也是最大的信息来源。
“非侵入式探查计划制定进度?”她询问道。
“计划已完成制定……本计划共分三步:
第一步,远程被动接收信标站散逸的所有规则波动,进行深度分析。
第二步,发射极低强度、多频段规则探测波纹,观测其反应,绘制内部能量流粗略图谱。
第三步,尝试与信标站自动化管理逻辑进行极简信息交互,目标仅为获取基础状态报告和公开访问数据库目录。”waywalker汇报了谨慎到极点的方案。
“执行计划第一步!持续进行……”塔莉亚批准……
虽然这是最安全的,但也可能收获最少的方式。
时间在修复和等待中流逝……被动接收到的数据流大多是无意义的背景噪声或信标站基础功能的规则回响……
就在塔莉亚以为第一步不会再有什么收获时,waywalker突然标记出了一段异常规则波动。
“检测到信标站内部周期性规则自检产生的微弱数据碎片逸散。碎片加密等级较低,正在尝试解密……解密成功。获取数据碎片:标签为‘方舟最终协议——火种篇(残片)’。”
方舟最终协议?火种篇?
塔莉亚立刻集中精神。
碎片信息断断续续,缺失严重,但拼凑起来,依旧揭示了一些令人震撼的内容:
……确认母星沦陷……收割序列不可逆……
……执行火种协议……优先保存核心生物模板及文明基因库……
……授权‘卡戎’及同级信标站,对接收到的一切方舟编码文明进行评估……评估标准:适应性、纯净度、心智能级……
……评估通过者,可获知‘摇篮’真相及‘守护者’现状,并获赠部分‘方舟遗产’坐标……
……警告:未通过评估者,或已遭受深度污染者,执行隔离或清除程序……
……最终目标:汇聚于‘母本-溯源之地’,重启……
信息到此再次中断……
塔莉亚的心跳几乎停止……
评估?标准?方舟遗产?隔离清除?
他们地球文明,从一开始就被置于一个巨大的、由先行者设定的评估体系之下!“卡戎”信标站不仅仅是导航灯,更是一个考官!而他们之前的一系列表现——激活文明之心、抵御污染、甚至地核的异常——可能都已经被记录在案!
通过评估会怎样?获知真相?获得遗产坐标?
未通过呢?隔离?清除?
那所谓的“摇篮并非庇护所”、“守护者已沉睡”、“模板实为枷锁”的警告,是否就是通过评估后才会被告知的“真相”的一部分?这真相如此可怕,以至于方舟文明要将其隐藏起来,直到确认“火种”有资格承受?
而“汇聚重启”……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绝望背后的巨大计划,而不仅仅是逃亡。
“waywalker,重新评估我们与信标站的所有交互记录!分析其是否存在评估行为迹象!”塔莉亚感到一丝后怕。他们之前的所有挣扎,可能都在别人的评分表上!
“重新评估中……发现十七处异常规则扫描记录,时间点分布于:地球抵达稳定区时、文明之心网络激活时、与污染对抗时、地核异常波动泄露时……扫描行为极其隐蔽,未触发任何防御警报。数据分析……扫描深度及关注点与‘适应性’、‘纯净度’、‘心智能级’评估标准吻合度81.3%。”
果然!他们一直在被观察,被评估!
“评估结果如何?”塔莉亚急切地问。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信标站内部评分。但其未启动隔离或清除程序,推测当前评估结果并非负面。”
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一种强烈的、被操纵的感觉笼罩了塔莉亚。文明的存亡,竟然系于一个冰冷遗迹的评分之上?
就在这时,第二步探查计划的时间点到来。
“发射第一阶段低强度探测波纹。”塔莉亚压下心中的波澜,下令道。无论如何,必须获得更多信息。
极其微弱的、多种频率的规则波纹射向信标站。
信标站的外壳泛起几乎不可察觉的涟漪,如同石子投入深潭。没有引发防御机制,也没有引起地核波动的共鸣。
探测数据返回,开始绘制信标站内部模糊的能量流图谱。
图谱显示,信标站的能源核心受损程度比预想的更严重,能量输出极不稳定,大部分区域处于低功耗休眠状态。唯有一个区域,能量流动异常活跃且复杂——正是那个检测到“跨宇宙广播装置”残留和微弱“模板回响”的区域!
那里似乎才是信标站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活跃核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