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若瑄构思头冠(2/2)
小桃连忙应着,把银料放在托盘里。
若瑄又走到珠玉架前,打开装东珠的锦盒——里面的东珠是前年从京郊采买的,最大的那颗有鸽卵大小,温润无杂,正好能做簪头的主珠,配夏贵妃设计的样式。
她拿起那颗东珠,对着光看了看:“清颜的嫁衣是霞姿月韵锦,东珠的白能压得住绯红的艳,又不会显得寡淡,就用这个。”
“那桃花元素怎么加呀?”小桃凑过来,看着东珠:“总不能在流云纹上直接画桃花吧?会不会太乱?”
若瑄笑着摇头,指尖在锦盒边缘轻轻敲着:“得藏得巧些。
你想,簪头的流云纹不是有弧度吗?咱们在流云的尾端,悄悄捏出三两片小桃花瓣,花瓣边缘用细银丝勾边,再在花瓣中心嵌颗极小的珍珠,像桃花上的露珠,不仔细看发现不了,细看却觉得雅致。”
她边说边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草图:流云纹舒展,尾端缀着三瓣银质桃花,珍珠点缀在花心,旁边的桃花银饰也改了些——桃花蕊的边缘加了圈细银线,让两种纹样悄悄呼应。
“还有垂下来的银链,”若瑄接着画:“链尾的石榴坠子旁,加个小小的桃花瓣银片,走路时银片轻轻晃,像桃花落在衣襟上,多灵动。”
小桃看着草图,忍不住赞叹:“掌柜的您太会想了!这样既不违逆贵妃娘娘的样式,又加了清颜小姐喜欢的桃花,太妙了!”
若瑄笑着把草图叠好,又拿起块浅粉色的玉石:“这个也带上,做头冠两侧的花钿,磨成桃花形状,贴在鬓边,配清颜的肤色正好。”
选好材料,若瑄抱着托盘回到前阁,刚把东珠、银料放在桌上,就见之前常来买布料的张夫人走进来,笑着道:“若瑄掌柜,今日有没有新到的杭绸?我想给女儿做件新衣裳。”
若瑄连忙迎上去,却忍不住把桌上的霞姿月韵锦边角料递过去:“张夫人您看,这是清颜小姐在京城寄来的,她大婚的嫁衣就用这个料子,我正要给她做头冠呢!”
张夫人接过边角料,眼里满是惊艳:“这料子真好!若瑄掌柜你做的头冠,定能配得上这嫁衣。
对了,前几日听人说你要把琳琅阁开到京城去,是真的吗?”
若瑄点头,语气里满是期待:“是呢,清颜小姐在京城帮我选了铺面,就在朱雀街,离五皇子府近,等我送完头冠,就去筹备分店的事。”
“那可太好了!”张夫人笑着说:“以后我去京城看女儿,也能逛你的琳琅阁了,你做的样式比京里的好看多了!”
将张夫人送走后,若瑄坐在桌前,又拿起楚清颜的信,反复看着“京城分店铺面已选好”这句,心里的期待愈发浓烈——她想着分店的布局,要在靠窗的位置摆张画桌,像朝阳城的琳琅阁一样,客人能自己画喜欢的样式。
而且还要设个“楚小姐设计区”,把楚清颜之前画的齿轮纹、流云纹饰品摆出来,让京里的人也看看朝阳城的巧思。
“小桃。”若瑄忽然对伙计说:“你去把之前清颜小姐画的饰品图纸都找出来,还有咱们新做的齿轮纹银簪,都打包好,等去京城时带上。
等分店开业,这些正好能当样品。”小桃连忙应着跑去库房,若瑄则拿起笔,在头冠草图旁添了几笔分店的布局——前阁卖布料,后阁做饰品,后院种棵桂树,像朝阳城的琳琅阁一样,满是桂香。
若瑄把东珠小心地放回锦盒,又拿起雪花银,指尖轻轻捏着,想象着头冠做好的模样:流云舒展,发簪银链尾的石榴饱满,桃花藏在细节里,楚清颜戴着它,身着霞姿月韵锦嫁衣,从镇国将军府走出,定是京里最亮眼的新娘。
若瑄把信折好,放进贴身的荷包里,又将头冠材料一一归置整齐,心里满是笃定。
三日后,若瑄就能带着头冠去京城见楚清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