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 第七十三章 皇后着故衣叩御书房

第七十三章 皇后着故衣叩御书房(2/2)

目录

李德全正站在门口,见她来,连忙上前:“娘娘,陛下正在里面批阅奏折,要不要老奴先通报一声?”

“不必,我自己进去就好。”皇后轻轻摇头,推开御书房的门。

皇上正坐在紫檀木御案后,手里拿着三司会审的卷宗,眉头微蹙。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在看到皇后身上的云锦常服时,瞳孔骤然收缩,握着卷宗的手顿了顿——这套衣服,他记得,是他登基那年送给她的生辰礼,料子是他特意让人从江南加急运来的,纹样是他亲自选的“岁岁安”,寓意平安顺遂。

“你怎么来了?”皇上的声音比平日温和了些,放下手中的卷宗,指了指御案旁的锦凳:“坐吧。”

皇后走到锦凳旁坐下,没有像往常一样谈朝政或后宫琐事,只是看着皇上,轻声道:“今日翻衣柜,看到这套衣服,想起当年你送我时的模样,便想着穿来给你看看,你看,还合身吗?”

皇上的目光落在她袖口的“岁岁安”纹样上,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年他刚登基,朝局不稳,是她陪着他处理奏折到深夜,是她在他被太后训斥时默默递上热茶。

后来他后宫渐丰,与她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忘了,她也曾是那个能与他并肩看桃花的女子。

“合身。”皇上的声音低了些,拿起案上的茶杯,却没喝:“你穿这个,很好看。”

皇后低下头,指尖捏着衣角,语气带着几分试探:“陛下,我听说……太子被禁足了?”

皇上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他做错了事,该罚。

伪造账本、栽赃兄弟,若不严惩,恐难服众,也难让他明白,储君之位,靠的不是阴谋诡计,是民心与能力。”

“我知道他错了。”皇后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依旧保持着端庄:“他自小被我惯坏了,性子急,野心重,却从没想过要伤害谁。

这次……他也是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陛下,我知道您生气,可他终究是您的儿子,是咱们的儿子……”

她没有说“求您从轻发落”,只是提起“咱们的儿子”,提起那份藏在旧衣里的夫妻情分。

皇上看着她眼底的泪光,又看了看她身上的云锦常服,想起那年桃花树下的约定,心里忽然软了几分——他对太子的野心不满,却也知道,太子是他与皇后唯一的儿子,若真严惩,皇后怕是也承受不住。

“朕知道。”皇上叹了口气,站起身,走到皇后身边,目光落在她颈间的珍珠缀子上:“禁足东宫,是为了让他反省,也是为了保护他。

如今朝局复杂,他若再掺和进去,恐会被人利用,惹出更大的祸事,待他想明白,朕自会让他出来。”

皇后心里一松,连忙起身躬身行礼:“谢陛下。

臣妾知道,陛下心里始终有他,有咱们这个家。”她抬起头,眼底的泪光未散,却多了几分笑意——这套旧衣,终究是起了作用,皇上虽没明说会缩短禁足时间,却也承诺了“会让他出来”,这已是她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皇上看着她的模样,想起年少时的时光,伸手轻轻拂去她发间的一缕碎发——这个动作,他已多年未曾做过,指尖触到她发间的素银扁方,竟有些陌生的温柔。

“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坤宁宫吧。”他的声音温和了些:“太子那边,朕会让人多照看,不会让他在东宫受委屈。”

“谢陛下。”皇后再次躬身,转身退出御书房。

走到门口时,她回头望了一眼,见皇上正看着她的背影,目光复杂,却没有了之前的冷意。

御书房内,皇上重新坐回御案后,目光落在皇后刚坐过的锦凳上,又拿起案上的三司卷宗,却没再看进去。

他想起皇后身上的云锦常服,想起那些年的桃花与承诺,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他终究还是念及了旧情,或许,这不仅是为了皇后,也是为了那个年少时,还相信“岁岁相守”的自己。

皇后坐在回宫的轿子里,指尖依旧摩挲着袖口的“岁岁安”纹样。

夕阳透过轿帘,落在纹样上,泛着暖光。

她知道,太子的禁足不会太短,东宫的势头也难以立刻恢复,但至少,皇上没有彻底放弃太子,她还有机会,慢慢为太子铺路。

轿子驶过那棵半枯的老槐树,皇后望着窗外,心里默念:你一定要好好反省,娘会帮你,会让你重新站起来。

宫道旁的宫灯渐渐亮起,暖黄的光映着轿帘,将皇后的身影拉得很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