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 第七十六章 皇后察迹与危局预感

第七十六章 皇后察迹与危局预感(2/2)

目录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锦书又回来了,脸色比之前更白:“娘娘,不好了!奴婢刚查到,刘修跟着的那个蛮族打扮的人,是太子暗卫假扮的!

还有,赵奎将军的骑兵已暗中调出京郊,往西北方向去了,说是‘奉监军令,提前去西哨卡设防’,更要紧的是,太子明日启程,带的不是寻常随从,而是他东宫私养的三百死士!”

“三百死士?”皇后只觉得天旋地转,她扶着妆台才勉强站稳,和田玉佛从掌心滑落。

“啪”地摔在地上,磕出一道细纹。

她看着那道裂纹,忽然想起皇上曾说过的话:“储君之位,可争可谋,却不能以江山为代价。

一旦踏过那条线,便是万劫不复。”

太子带死士、调京营骑兵、让暗卫假扮蛮族……这哪里是去督战,分明是去制造一场“里应外合”的假象!

他或许想借“蛮族入关、京城有内应”为由,调动兵权掌控西北,再以“护驾”之名回师京城,届时……皇上若有不从,他甚至可能兵戎相见。

“娘娘,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立刻去告诉陛下?”锦书急得声音发颤。

皇后沉默着,手指紧紧攥着妆台的边缘,指节泛白。

告诉皇上?可她没有确凿证据,只有这些碎片化的线索和直觉。

若太子只是单纯设防,她这番说辞只会被当成“后妃干政、诬陷储君”,不仅救不了太子,还会连累文氏满门。

可若不告诉皇上,一旦太子真的谋逆,那便是灭顶之灾,连她都难逃罪责。

“不能告诉皇上。”皇后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几分决绝:“你现在就去东宫,找小禄子,就说我身子不适,让他即刻带太子的贴身玉佩来见我——若是太子不肯让他来,你就说‘娘娘有关于文氏表妹的要紧事,关乎太子后院安稳’,他定会来。”

她要亲自问小禄子,要从他嘴里撬出太子的真实图谋。

若是还有转圜余地,她便拼尽文氏势力,把太子从悬崖边拉回来。

若是……若是太子真的踏过了那条线,她便只能……皇后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心底的寒意越来越重,连烛火的光都暖不透。

锦书拿着令牌匆匆离去,长乐宫内只剩下皇后一人。

她弯腰捡起地上的和田玉佛,指尖摩挲着那道新添的裂纹,眼泪再次滑落。

她知道,今夜是最后的机会,若是查不出真相,明日太子启程后,一切都将失控,而那场失控的结局,没有任何人能承担得起——包括她,包括皇上,包括整个大胤朝。

约莫一个时辰后,锦书带着小禄子回来了。

小禄子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浑身都在发抖。

皇后坐在软榻上,看着他,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小禄子,你跟在太子身边五年,他待你不薄。

现在,你告诉我,太子明日带死士去西北,到底想做什么?刘修去边疆,是要栽赃谁?赵奎的骑兵,是去设防,还是去……接应?”

小禄子的肩膀抖得更厉害,却迟迟不肯开口。

皇后将和田玉佛放在案上,语气里添了几分威压:“你若不说,明日太子事发,你便是同谋,不仅你要死,你在乡下的老母幼子,也会跟着你一起陪葬。

你若说了,我保你全家平安,还会给你一笔银子,让你离开京城,永不再回来。”

这句话终于击溃了小禄子的心理防线。

他猛地抬头,脸上满是泪水:“娘娘……太子殿下他……他想让刘修假扮蛮族细作,栽赃五皇子殿下是京城内应,等五皇子被治罪,他再以‘平定蛮族、清除内奸’为由,调动三州兵力与赵将军的骑兵回师京城……他说……他说陛下近年偏爱五皇子,若不趁此时机夺权,东宫之位迟早会易主……”

“夺权……”皇后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眼前一黑,若不是锦书及时扶住,险些栽倒在地。

她看着小禄子痛哭流涕的模样,心底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太子要的不是储位,是整个皇朝的掌控权,是逼宫夺权!

这种事一旦败露,便是谋逆大罪,株连九族,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今夜她必须做出选择,是保全太子,还是保全文氏,保全大胤朝的江山——而无论哪一种选择,都将是血流成河的结局。

夜色更深了,长乐宫的烛火终于燃尽,最后一点光焰熄灭的瞬间,皇后睁开眼,眼底只剩下冰冷的决绝。

她对锦书道:“去御书房——有些事,就算是拼了我这条命,也不能让它发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