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景淮初献上证据(2/2)
太子虽有错,却也是被柳承业蛊惑,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彻底清除柳氏势力,避免再有人借机作乱。”
皇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目光落在景淮初带来的木盒上:“这木盒里装的是什么?”
景淮初打开木盒,露出里面的连发弩,语气带着几分郑重:“父皇,这是清颜改良的连发弩,能连发三支短箭,射程五十步,射速比普通弩箭快三倍。
此次柳府死士突袭东宫,若不是儿臣提前布防,又有这等器械相助,恐怕难以顺利擒获逆贼。
清颜说,这弩若能批量打造,装备给军中将士,定能增强我大胤朝的军事实力,震慑蛮族与宵小之辈。”
皇上拿起连发弩,仔细看着,手指扣动扳机,感受着弹簧的力度,眼底渐渐露出赞许的目光:“楚家女,果然不凡。
清颜不仅聪慧,还能心系朝堂,实在难得,这弩确实是好东西,朕会让工部尽快研究,批量打造,配给边关与京城的守军。”
景淮初继续道:“父皇,如今柳承业已被擒,太子被软禁,柳氏的核心势力已被清除。
但柳氏在京郊大营与地方官府中仍有不少亲信,儿臣恳请父皇下旨,让大理寺与兵部联合彻查,将柳氏余党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皇上点头,拿起御案上的朱笔,在奏折上写下“准奏”二字,语气带着几分坚定:“你说得对,斩草需除根。
柳氏谋逆,罪不可赦,不仅要彻查余党,还要将他们的罪行昭告天下,让百姓知道,朕对谋逆之徒,绝不姑息!”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景淮初,语气带着几分复杂:“至于太子……朕念及父子之情,不忍将他处死。
就将他废黜储位,贬为庶人,关押在皇陵,终身不得出,你觉得如何?”
景淮初躬身应道:“父皇仁厚,此处置极为妥当。
既严惩了太子的罪行,又顾全了父子之情,也能让朝堂百官与天下百姓信服。”
皇上看着景淮初,眼底满是欣慰:“淮初,这些年辛苦你了。
若不是你沉稳果断,多次化解危机,恐怕这大胤朝,早已陷入混乱。
朕知道,你一直无心皇位,只想与清颜安稳度日,但如今太子被废,朝堂无储,你身为皇子,需担起这份责任。”
景淮初心中一动,连忙躬身:“父皇,儿臣只想辅佐父皇,守护好这大胤朝的江山与百姓,从未想过储位之事。
况且朝中还有几位兄长,论资历与能力,都在儿臣之上,储位之事,还请父皇从长计议。”
皇上摇头,语气带着几分郑重:“你的几位兄长,或沉迷享乐,或胆小怕事,都不堪大用。
唯有你,沉稳、聪慧、有担当,又能得民心、军心,还有楚家与程明远等忠臣相助,是储位的不二人选。
此事,朕已决定,待柳氏余党清除完毕,便昭告天下,立你为太子。”
景淮初还想推辞,却被皇上打断:“你不必多言。
这不仅是朕的决定,也是为了大胤朝的未来,你只需记住,日后登基,要像今日这般,心系百姓,重用贤臣,守护好这江山,莫要辜负朕的期望,也莫要辜负天下百姓的信任。”
景淮初看着皇上眼中的期许与信任,知道此事已无转圜的余地,便躬身行礼:“儿臣遵旨。
定不负父皇的期望,不负天下百姓的信任,守护好大胤朝的江山与安宁。”
皇上满意地点头,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语气渐渐缓和:“好了,你也累了,先回府歇息吧。
清颜为了改良器械,定也耗费了不少心力,你替朕向她道声谢,待此事平息,朕会下旨,赏赐楚家,以表彰他们对朝廷的贡献。”
景淮初躬身谢恩,提着木盒,走出紫宸殿。
马车驶回五皇子府时,楚清颜已在府门口等候。
看到他回来,她快步走上前,眼底满是关切:“父皇那边……都还顺利吗?”
景淮初笑着点头,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温柔:“都很顺利。
父皇已下旨彻查柳氏余党,废黜太子为庶人,关押皇陵,还有……父皇决定,立我为太子。”
楚清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好事。
你有能力,也有担当,定能成为一个好太子,日后也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景淮初将她拥入怀中,轻声道:“若不是有你在身边,支持我、帮助我,我恐怕难以走到今日。
清颜,往后的路,还需要你陪我一起走,一起守护好这江山,守护好我们的家。”
楚清颜点头,靠在他的肩上,目光望向院中的桃树。
次日一早,皇上的旨意传遍京城——废黜太子为庶人,关押皇陵。
柳承业谋逆,凌迟处死,柳氏余党彻查严惩,立五皇子景淮初为太子,楚清颜为太子妃。
楚清颜改良连发弩,赏赐黄金千两,楚家升爵一级。
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称赞皇上的英明与太子的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