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旧部归心(1/2)
晨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东宫书房内。
萧瞻站在窗前,背着手,指尖在腰间新佩的蟠龙玉佩上细细摩挲。这枚玉佩,是昨日圣上为嘉奖他妥善了结京西官道事宜,特意赏下的。
萧瞻喜悦之余,他眉宇间却凝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虑。
“殿下是在思忖,一招鲜,难吃遍天?”云芷清冷的嗓音自身后幽幽响起。
萧瞻转身,见云芷正将一叠整理好的文书放置于书案时,云芷那双沉静的眸子望向萧瞻,似能将他心底所思尽数看透。
他叹了口气,然后在案后坐下:“芷儿,官道一事,我虽得了父皇夸赞,可今日朝上,那些老臣看孤的眼神……依旧带着审视与衡量。
孤总不能次次都靠‘偶有所得’来立身。”
“殿下能想到这一层,便是真正的进益了。”
云芷浅浅一笑,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推至他手边。
“一时的声望如同浮在水面的油花,看着光亮,风一吹便散了。唯有将其沉下去,化为水底的礁石,方能稳固不移。”
话音刚落,她便从广袖中取出一份名册,轻轻在萧瞻面前摊开。
摊开的名册上,只有五六个名字,稀疏得很。这些官员官职都不算高,以五、六品的员外郎、主事居多,且分散在吏部考功司、户部度支司及工部虞衡司。
“这是……”萧瞻面露疑惑。
“殿下可还记得柳文正,柳大人?”
“自然记得,若非他提供的京西历年物料支取记录,孤也难以那般快厘清账目。”
“正是。”云芷指尖点过名册上的一个名字——工部虞衡司主事,赵元亮。
“赵主事精于物料核算,于工程度支上颇有建树,当年曾随我父亲督办过黄河凌汛的抢险工程。柳大人能迅速调阅档案,便是得了他的暗中协助。”
她又指向另一个名字:吏部考功司郎中,周明远。
“周郎中为人刚正,熟谙官员考评铨选之制,因不肯在考评上徇私,开罪了上官,如今在考功司备受排挤,郁郁不得志。”
“殿下,”云芷抬眸,目光清亮而坚定,“名望是虚,人才是实。”
“东宫如今缺的,不是高谈阔论的清客,而是这些熟知衙门事务、能办实事、却因种种原因不得升迁的干才。他们官职不高,却身处要害,能量不容小觑。将他们引入东宫,殿下得到的将不仅是几个幕僚,更是贯通六部衙门的耳目与臂膀。”
萧瞻凝视着名册,眼中光芒渐盛。他明白了云芷的深意。这不再是依赖某个人的灵光一现,而是在为他构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高效务实的政务团队。
“好!此事……”他顿了顿,看向云芷,“便由芷儿你来安排。要快,也要稳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