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摄政王别急,太子妃要带崽嫁你了 > 第70章 童言慰君

第70章 童言慰君(2/2)

目录

背完一段,萧澈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

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针脚有些粗糙的明黄色荷包。

捧在手心,像是献宝一般地递到皇帝面前:

“皇爷爷,给您!这是母妃前些天带澈儿去御花园捡的桂花,晒干了,可香可香的!母妃说,闻着花香,心情就变好了,就像花儿一样。您闻闻,是不是?”

皇帝接过那还带着孩子体温和奶香的荷包,入手沉甸甸的,里面塞满了干桂花。

他凑近轻轻一嗅,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钻进鼻子里,甜而不腻,竟真的驱散了些许胸中的浊气。

他摸着荷包上那歪歪扭扭绣着的,勉强能认出是“福”字的图案。

看着眼前天真烂漫、一心只盼他开心的孙儿。

再想想方才那些只会争权夺利、句句不忘自家利益的臣子。

心里不由涌出无限感慨。

他抬眼看向静静站在一旁低头敛眉的云芷,语气难得地缓和:

“太子妃,有劳费心了。”

云芷这才上前半步,微微躬身,语气低卑而恭敬:

“儿臣不敢居功,实在是澈儿自己日夜惦记着皇爷爷,总是问皇爷爷为何不来东宫看他。父皇为国事日夜操劳,儿臣与殿下不能为父皇分忧解难,心中愧疚难安,只能让澈儿来尽尽孝心,只盼父皇能展颜一笑,龙体安康,便是儿臣等最大的福分了。”

皇帝点点头,目光又落回怀中孙儿身上,没再说什么。

只是轻声问:

“澈儿今儿晚上留在皇爷爷这儿吃饭可好,陪皇爷爷说说话,给皇爷爷讲讲你最近还学了什么新玩意儿?”

“好呀!澈儿最喜欢陪着皇爷爷用膳了!”萧澈立马就欢喜地应着。

小手牢牢地抓着皇帝的衣袍,依赖之情几乎溢于言表。

晚膳时分,太子萧瞻也被召至御书房一同用膳。

席间不设食不言,气氛轻松。

看着萧澈笨拙又认真地给皇帝布菜,嘴里还念叨着“这个好吃”“皇爷爷多吃点”。

童言童语逗得皇帝脸上终于露出了多日不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萧瞻望着云芷,眼里多了几分难以察觉的深刻感激和脉脉温情。

膳罢,内侍撤下残席,奉上清茶。

皇帝逗弄着赖在他怀里玩玉佩的萧澈,像是漫不经心地对萧瞻道:

“漕运改制之事,你们东宫幕僚馆拟的章程草案,朕瞧过了。有争议是正常的,细节也要打磨。不过锐意进取,着眼长远,其心是好的,其志可嘉。你既是储君,国本所在,做事就不要一味畏首畏尾,固步自封。看准了方向,只要对国对民有利,就放手去做,拿出储君的担当来。”

萧瞻听了这话,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心里的阴云全被驱散。

他知道这是父皇态度软化的明显信号,甚至带了些鼓励的味道。

他立刻站起身,恭敬地行礼,声音激动又克制: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一定谨慎行事,尽职尽责,完善章程,绝不敢辜负父皇的期望!”

返回东宫途中,夜幕深沉,宫灯依次点亮,于青石板路上映出错落光影。

萧瞻紧握着云芷的手,温热的指尖触感。

他轻声说:

“芷儿,今日……多亏了你和澈儿。父皇很久很久没有这般开怀大笑,更是难得开口说起了漕运之事。”

云芷侧身看他,廊下的宫灯在他面前晃悠悠,落进她的眼里,像是撒了星子。

她笑起来:

“殿下太客气了,我跟澈儿能做些什么呢,能做的就是些小事情,想给父皇尽点孝心。真正的大事,还要殿下在前朝运筹帷幄,不断前行。父皇的心里,最放在心上,永远是您啊,陛下最疼的还是这个儿子。太子爷身上担得起大魏未来的一切,才华与担当,从来都是他最具备的。”

她停了停,声音低了些,可却字字清晰地传入萧瞻耳中:

“只要殿下稳得住,立身以正,行事以公,父皇的心,便不会偏。而澈儿,他就是让父皇时刻记得这份父子亲情、天伦之乐的最好纽带。这血脉相连的温情,是任何外力都斩不断的。”

萧瞻握紧了她的手。

心中因前朝的纷争和母后施压而积郁的沉闷与压抑,似乎都被这静谧的夜色和身边人温柔而有力的话语驱散了不少。

他望着东宫方向那一片通明的灯火,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而沉稳。

云芷微微垂眸,感受着指尖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和力量,心中一片澄明洞彻。

皇后可以仗着身份去赏赐美人,分她之宠,搅动东宫之水。

但她为太子生下的、皇帝钟爱的嫡长子,这血脉相连、无可替代的纽带。

还有在皇帝心里悄然种下的隔代亲昵与对未来的期盼。

才是她立足的根本,是任谁也夺不走、仿不了的护身符。

今日这一步,以柔克刚,以情动人,她走对了,也走稳了。

未来的风雨或许更疾。

但这小小的纽带,或许在关键之时,成为护佑东宫、扭转乾坤的最意想不到,却也最坚实的力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