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凌晨五点的固定敲门声》(2/2)
林墨恍然大悟,原来王老太太的执念在这里。她是在用自己生前的方式,继续“督促”儿子振作起来。可为什么自己会听到敲门声?难道是因为自己住进了她的房子,被她的执念影响了?
“周先生,您母亲是因为担心你才放不下执念的。”林墨看着他说,“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完成她的心愿,好好生活,而不是一直逃避。”
周明沉默了很久,点了点头:“我知道……可我就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每次想到她倒在我面前的样子,我就……”
“您应该回去看看,去她坟前说说心里话,告诉她你会努力的。”林墨建议道,“也许这样,她才能真正安心。”
周明看着林墨,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过了一会儿,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回去。等我忙完店里的事,就回去看看她。”
离开建材店,林墨心里轻松了不少。他觉得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也许周明回去后,那个凌晨五点的敲门声就会消失了。
第五章:坟前的忏悔
林墨回到家后,耐心地等待着周明的消息。然而,一周过去了,周明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而凌晨五点的敲门声,依旧准时响起,甚至比以前更频繁了,有时还会伴随着轻轻的啜泣声。
林墨有些着急,给周明打电话,他还是不接。林墨没办法,只好再次来到邻市的建材店,却发现店门紧闭,上面贴着一张“转让”的告示。
林墨心里一沉,周明又逃避了。他四处打听,才从旁边店铺的老板那里得知,周明前几天把店低价转让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林墨感到一阵无力,他不明白周明为什么就不能勇敢面对。他回到自己住的城市,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听着凌晨五点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心里充满了无奈。
他想起了老道士的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周明不肯去,那自己就替他去一趟王老太太的坟前,也许能起点作用。
他从派出所查到了王老太太的墓地地址,买了些纸钱和水果,来到了城郊的公墓。王老太太的墓很简陋,墓碑上没有照片,只有一个名字和生卒年月。
林墨把水果放在墓碑前,点燃纸钱,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轻声说:“王奶奶,我知道您放不下周明,您是想让他好好生活。可他现在很害怕,他不敢面对您。您别再敲门了,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好。您放心,我会帮您劝劝他,让他振作起来,完成您的心愿。”
说完,他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纸灰,在空中打着旋。林墨感觉周围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背后传来一阵凉意。他猛地回头,却什么也没看到。
他心里有些发毛,匆匆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公墓。
回到家后,那天晚上的敲门声竟然没有响起。林墨又惊又喜,难道真的起作用了?
接下来的两天,凌晨五点都没有再听到敲门声。林墨以为事情终于结束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他开始重新投入到工作中,生活渐渐恢复了正常。
然而,好景不长,第三天凌晨五点,敲门声再次响起,而且比以前更响了,像是有人在用拳头砸门。
林墨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自己做的还不够?还是王老太太的执念太深了?
他想起了周明,也许只有他亲自来忏悔,才能真正化解王老太太的执念。可现在周明不见了,他该去哪里找他?
林墨决定再去一次王老太太以前住的那栋居民楼,也许能从邻居那里问到一些关于周明的线索。
他来到301室,敲了敲门。这次开门的是老奶奶,看到是林墨,她愣了一下,表情有些不自然。
“奶奶,我想问问您,您知道周明去哪里了吗?就是王奶奶的儿子。”林墨问道。
老奶奶犹豫了一下,说:“前几天我好像看到他回来了,在楼下徘徊了很久,不知道是不是进楼了。”
林墨心里一动:“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概三四天前吧,也是凌晨的时候,我起夜看到的。”老奶奶说。
林墨点点头,又问:“那您知道他有没有什么朋友或者亲戚住在这附近吗?”
老奶奶想了想,说:“他好像有个表哥住在隔壁小区,以前王老太太还在世的时候,他表哥经常来探望她。”
林墨谢过老奶奶,立刻去了隔壁小区,打听周明表哥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周明的表哥。
周明的表哥告诉林墨,周明确实来找过他,说自己心里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劝了周明很久,让他去王老太太坟前忏悔,可周明就是不敢去。
“他现在在哪里?”林墨着急地问。
“他说想一个人静一静,就走了,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表哥叹了口气,“这孩子,就是太钻牛角尖了。其实他妈怎么会怪他呢,天下父母心,都是希望孩子好。”
林墨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周明心里也不好受,可他这样逃避下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他离开表哥家,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心里一直在想该怎么找到周明。突然,他想起了一个地方,也许周明就在那里。
第六章:最后的敲门声
林墨来到了302室门口。他觉得周明很可能会回到这里,回到他母亲生前住过的地方。他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应。他拿出以前配的钥匙,打开了门。
房间里空荡荡的,和他搬走时一样,只是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林墨走进房间,四处看了看,没有发现周明的身影。
他有些失望,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卧室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啜泣声。他心里一动,轻轻推开卧室的门,看到周明正坐在床边,双手抱着头,肩膀不停地颤抖着。
“周先生,你怎么在这里?”林墨惊讶地问。
周明抬起头,眼睛红肿,脸上布满了泪痕。看到林墨,他愣了一下,随即又低下了头,声音沙哑地说:“我想来看看我妈住过的地方,可我一进来就想起她对我的好,想起我对她说的那些狠话,我……”
林墨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周先生,我知道你心里很自责,可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你母亲还在等你,等你完成她的心愿。”
“我不敢去她坟前,我怕她原谅不了我。”周明哽咽着说。
“她不会怪你的,她只是太担心你了。”林墨看着他说,“你想想,她生前那么爱你,怎么可能因为你一时的气话就真的怪你?她现在一直敲我的门,就是想让你知道,她还在关心你,她希望你能好好生活。”
周明沉默了很久,慢慢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你说得对,我不能再逃避了。我要去见我妈,我要告诉她我错了,我会好好生活的。”
当天下午,林墨陪着周明来到了王老太太的坟前。周明跪在墓碑前,“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妈,对不起,我错了。”周明泣不成声,“我不该跟您发脾气,不该说那些混账话。您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生活,努力工作,还清债务,不会再让您失望了。您安息吧,别再惦记我了。”
他在坟前说了很久,把心里的愧疚和悔恨都倾诉了出来。林墨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里希望王老太太能听到儿子的忏悔。
从公墓回来后,周明像是变了一个人,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他说他会尽快找份工作,好好生活。
当天晚上,林墨躺在床上,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今晚还会不会听到敲门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凌晨五点整,敲门声没有响起。
林墨的心慢慢放了下来,他觉得王老太太应该是听到儿子的忏悔,安心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凌晨五点再也没有响起过敲门声。林墨的生活彻底恢复了正常,他可以安心地睡觉,安心地工作了。
他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直到一周后的一个凌晨五点,他又听到了敲门声。
这次的敲门声很轻,很温柔,像是在和他告别。林墨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向外望去,楼道里一片漆黑,但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慈祥的老太太的身影,正对着他微笑。
敲门声只响了三下,就停了。接着,楼道里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慢慢远去,再也没有回来。
林墨知道,王老太太是真的离开了。她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终于可以安心地走了。
他打开门,楼道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丝清晨的微风吹过。他对着空荡荡的楼道,轻声说了一句:“王奶奶,再见。”
从那以后,林墨再也没有听到过凌晨五点的敲门声。他把302室重新租了下来,因为他觉得这里已经不再阴森恐怖,反而充满了温暖。
他偶尔会和周明联系,周明确实变了很多,找了份稳定的工作,努力地偿还债务,整个人精神了不少。他说他经常会去看望母亲,告诉她自己的近况。
林墨依旧在302室里画画,他画了很多关于亲情和救赎的插画,每一幅都充满了温暖和希望。他知道,那个凌晨五点的敲门声,虽然曾经让他恐惧,但也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有些执念,其实是最深的爱;有些告别,其实是最好的开始。
而那栋老旧的居民楼,也仿佛因为这个故事的结束,变得不再阴森,阳光照在墙面上,温暖而祥和。楼道里偶尔会传来邻居们的欢声笑语,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偶尔,当有人问起这栋楼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时,张阿姨会神秘地笑一笑,说:“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以前有个老太太,特别爱自己的儿子。”
第七章:新的邻居
平静的日子过了半年,林墨的插画事业蒸蒸日上,他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插画师。302室被他打理得温馨而舒适,墙上挂着他自己画的画,窗台上摆满了绿植,充满了生机。
这天,林墨正在家里画画,听到楼道里传来搬家的声音。他好奇地打开门,看到一个年轻女孩正拖着一个大箱子,艰难地往301室挪。
女孩看到林墨,友好地笑了笑:“你好,我是新搬来301的,叫苏晴。”
“你好,我是302的林墨。”林墨也笑了笑,“需要帮忙吗?”
“太好了,谢谢你!”苏晴感激地说。
林墨帮苏晴把箱子搬到301室,苏晴热情地邀请他进去喝杯水。301室和302室格局差不多,苏晴正在收拾东西,屋里一片狼藉。
“你一个人搬家啊?”林墨好奇地问。
“是啊,我刚毕业,来这边找工作,租个房子便宜点。”苏晴笑着说,“这栋楼虽然老,但感觉挺安静的,挺适合我的。”
林墨想起了自己刚搬来时的情景,笑了笑:“确实挺安静的,就是楼里的邻居都有点……特别。”
“特别?怎么特别了?”苏晴好奇地问。
林墨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凌晨敲门声的事简单地告诉了苏晴。苏晴听得眼睛都睁大了,脸上露出既害怕又好奇的表情。
“真的假的?太吓人了吧!”苏晴拍了拍胸口,“那我晚上会不会听到敲门声啊?”
“应该不会了,事情都已经解决了。”林墨安慰道,“那个老太太已经安心离开了。”
苏晴这才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胆子小,最怕这些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墨便回了家。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和苏晴渐渐熟悉起来,偶尔会一起在小区里散步,或者分享一些零食。苏晴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的到来给这栋老旧的居民楼带来了一丝新的活力。
然而,半个月后的一天早上,苏晴突然敲开了林墨的门,脸色苍白,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林墨,我……我昨晚听到敲门声了!”苏晴的声音带着颤抖。
林墨心里一沉:“敲门声?凌晨五点?”
苏晴点点头,用力地咽了口唾沫:“是啊,就是凌晨五点,‘叩叩叩’的,特别清楚。我吓得不敢出声,过了一会儿就停了。你说……是不是那个老太太又回来了?”
林墨皱起眉头,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事情不是已经解决了吗?王老太太怎么会又回来敲门?
“你别害怕,可能只是巧合。”林墨安慰道,“也许是哪个邻居起得早,走错门了。”
“真的吗?”苏晴将信将疑地问。
“真的,你再观察几天看看。”林墨说。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苏晴每天凌晨五点都会听到敲门声。她的精神越来越差,黑眼圈越来越重,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林墨看着很着急,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想错了,事情并没有真正解决。他决定再次去找老道士问问。
第八章:未散的执念
林墨再次来到城郊的小庙,老道士正在院子里晒草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花白的胡须上,倒有几分仙风道骨。听到林墨说明来意,老道士捻着胡须沉默片刻,眉头渐渐蹙起。
“执念若未彻底化解,便如残烛余烬,遇风即燃。”老道士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你且仔细想想,那老太太生前除了牵挂儿子,是否还有别的心结?”
林墨愣住了。他只知道王秀兰对儿子的执念,从未想过其他可能性。老道士见他茫然,又道:“地缚灵的执念往往与生前最珍视之物相关,或许是一件东西,或许是一个承诺,你得去查清楚她生前最看重的除了儿子之外,还有什么。”
离开小庙,林墨直接去了301室找苏晴。苏晴正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眼底的红血丝看得人心头发紧。听到林墨的话,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翻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对了,我搬家时在窗台缝隙里找到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王奶奶的。”
纸条是泛黄的信纸,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明儿,周三记得带降压药回来,瓶底的药该换了。还有巷口张婶的鸡蛋钱没给,你顺路捎过去。”末尾没有日期,只有一个小小的“妈”字。
林墨看着纸条上的字迹,突然意识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王秀兰生前不仅是母亲,更是个心思细腻的老人,她的执念或许不止于儿子的振作,还有那些未完成的琐碎牵挂。
他立刻去找了小区便利店的张阿姨。张阿姨听到“鸡蛋钱”三个字,突然拍了下大腿:“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王老太去世前三天确实在我这儿赊了两斤鸡蛋,说等她儿子回来就给我钱,后来她突然走了,我哪还好意思跟她儿子要……”
“那她有没有提过什么特别珍视的东西?”林墨追问。
张阿姨想了想,指着窗外的老樟树:“她说那树下埋着她老伴的ashes(骨灰),当年她老伴走时说想守着家,她就偷偷把骨灰埋在树根下了。还说等她走了,也要陪着老伴。”
林墨心里一动。他立刻联系周明,把纸条和张阿姨的话转述给他。周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声音哽咽着说:“我妈总说我爸走得早,她一个人守着房子就是守着念想……我居然忘了这件事。”
当天下午,周明就赶回了小区。他带着纸钱来到老樟树下,蹲在地上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眼泪一滴滴砸在泥土里:“妈,对不起,我连你和爸的约定都忘了。您放心,等我还清债务,就把您和爸合葬,让你们再也不分开。”
苏晴站在一旁看着,忽然小声说:“其实……敲门声昨晚变了。”
林墨和周明同时看向她。苏晴咬着唇回忆:“以前是‘叩叩叩’的指关节敲声,昨晚变成了‘笃笃笃’,像是用什么东西轻轻撞门,而且只敲了两下就停了。”
林墨突然想起老道士的话——执念渐散时,灵体的力量会减弱,声音也会随之变化。他心里涌起一阵期待,或许王秀兰的执念正在慢慢消解。
第九章:迟来的告别
接下来的两天,苏晴没有再听到敲门声。林墨以为事情终于结束,直到周五凌晨五点,他自己的房门突然被敲响了。
这次的声音很轻,像是羽毛拂过门板,带着一种奇异的温暖。林墨没有犹豫,轻轻打开了门。楼道里的声控灯恰好亮起,昏黄的光线下,他仿佛看到一个模糊的老妇人身影站在对面的墙根下,手里似乎还提着一个竹篮。
“是王奶奶吗?”林墨轻声问。
身影没有回应,只是缓缓转向老樟树的方向,然后像烟雾一样渐渐消散在晨光里。林墨看着空荡荡的楼道,突然明白这是最后的告别。
他立刻下楼来到老樟树下,发现树根处多了一束带着露珠的野菊花,花瓣上还沾着些许泥土,像是刚从地里摘来的。周明也赶来了,看到野菊花时,突然红了眼眶:“我妈生前最爱这种花,说它接地气,像我爸一样实在。”
两人在树下站了很久,直到太阳升起。周明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里面装着王秀兰的骨灰:“我联系好墓园了,下周就把爸妈合葬,让他们真正团聚。”
那天晚上,林墨收到周明发来的照片——他正在建材市场重新选址,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照片背景里,店铺招牌上写着“明兰建材”,用的是王秀兰生前最爱的隶书字体。
“我妈总说‘明兰’是我们家的根,现在我要让这个名字活下去。”周明的消息跟着照片发来,“林墨,谢谢你让我敢面对过去。”
林墨看着消息笑了,转头看向窗外。月光透过老樟树的枝叶洒在窗台上,温柔得像一层薄纱。他知道,那个凌晨五点的敲门声,再也不会响起了。
第十章:新生
一个月后,林墨的新插画集出版了,扉页上画着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樟树,树下站着一对相视而笑的老人,远处有个年轻人正背着行囊走向阳光。他在序言里写道:“有些牵挂会变成执念,但爱永远是解开执念的钥匙。”
苏晴的工作渐渐稳定下来,她在301室养了一盆栀子花,说花香能驱散阴霾。有时她会和林墨一起在傍晚散步,听张阿姨讲小区的老故事,偶尔提起王秀兰,语气里已经没有了恐惧,只剩下温暖的怀念。
周明的建材店重新开业那天,特意邀请了林墨和苏晴。店铺里摆着一张小小的照片,是王秀兰和老伴年轻时的合影,照片前永远放着新鲜的野菊花。周明说现在每天早上五点都会起床跑步,路过老樟树时会停下来说说话,就像小时候妈妈叫他起床那样。
这天凌晨五点,林墨突然从梦中醒来。他下意识地看向门口,没有熟悉的敲门声,只有窗外传来的鸟鸣。他走到窗边,看到周明正沿着小区的小路跑步,晨光洒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老樟树下,张阿姨正弯腰给野菊花浇水,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林墨忽然笑了。他回到画架前,提笔在画布上画下这一幕——阳光、奔跑的年轻人、浇花的老人,还有那棵守护着时光的老樟树。
画布晾干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林墨打开房门,楼道里传来苏晴哼着歌准备上班的声音,301室的门“咔嗒”一声打开,苏晴探出头对他笑:“要不要一起去吃早饭?巷口新开的豆浆店超好喝!”
林墨笑着点头,和她一起走向楼梯。下楼时,他特意看了眼302室的门牌,阳光透过楼道的窗户照在上面,温暖而明亮。
那些关于凌晨五点的恐惧,终究被时光酿成了温柔的回忆。而生活,正如这清晨的阳光,在经历过阴霾后,愈发显得明媚动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