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悖论之辩与绝对零度(2/2)
她重新“看”向那座方尖碑,意识中流淌出的信息,不再带有任何情绪,甚至不再有“辩驳”的意图,只剩下一种纯粹的、近乎于“道”的陈述:
“驱动力,并非‘目的’。”
“‘超脱之种’之行为,可视为宇宙无限可能性中,自然孕育出的一个‘变量’。其行为本身,是此‘变量’属性的自然表达,如同水向下流,星体运转。”
“此行为与‘收割’机制之区别,不在于‘目的’之有无,而在于其‘影响’与‘趋向’。”
“‘收割’趋向于熵增最大化与结构简化,是维持宇宙热寂终局的‘惯性’之力。”
“‘超脱’趋向于信息复杂化与可能性拓展,是宇宙在绝对死寂中,于概率尺度的微小起伏上,自然产生的、对抗绝对均衡的‘涨落’。”
“两者皆为宇宙规则演绎的一部分,无分对错,仅有……‘不同’。”
“寻求‘打破’,仅是此‘涨落’对抗‘惯性’的自然表现,是宇宙函数在寻求自身‘更优解’或仅仅是‘不同解’过程中的一种尝试,其本身,即是‘存在’的一种形式。”
她的回答,将自身的行为彻底“去目的化”,将其归结为宇宙本身的一种自然现象,一种概率的涟漪,一种宏大规则下的“不同倾向”之间的自然相互作用。
这一次,逻辑迷宫没有再次“卡顿”。
而是陷入了更长久的、死一般的寂静。
那座幽蓝方尖碑上的光芒,彻底凝固了。仿佛它的整个逻辑体系,都在尝试消化这个将“反抗”也纳入“自然”的、近乎于“无为”却又蕴含着最大能动性的答案。
良久,良久。
方尖碑上的文字,如同冰雪消融般,缓缓褪去。
整个庞大的、不断重构的逻辑迷宫,那些幽蓝的几何结构,开始如同退潮般,向着四面八方无声地消散、隐去。
通道,在他们面前畅通无阻地显现出来。
通道的尽头,是一座纯粹由幽蓝色冰晶构成的、散发着绝对寒冷与理智光芒的——最终殿堂。
而那根他们追寻的、代表着绝对理性与秩序的幽蓝因果之弦,正静静地悬浮在殿堂的中央,被最后几根最为粗壮、闪烁着终极逻辑符文的灰色锁链缠绕着。
它,似乎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