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骑士王 圆桌骑士与圆桌议会(2/2)
虽然现在的贵族们极力粉饰,但「贵族」这个名词确实演变自「氏族」,「公民」一词最早则是为了区分奴隶和奴隶主。
当中的寓意,不言自明。
彼时还叫“加洛林王国”的国王查理曼将“骑士”与军功贵族联系到一起,开启了爵位制度的先河。
此举团结了大多数小贵族,削弱了大贵族、大氏族的影响力,加上其他一系列集权的操作,加洛林王国历经五代最终摧枯拉朽地统一了半个大陆。
但就像秦朝遭到了六国贵族的反扑一样,这条时间线上的加洛林帝国也受到了贵族们的背刺。
以罗曼诺夫(维基亚)、格里菲斯(斯瓦迪亚)、哈拉德松(诺德)为首的“项羽们”最终瓜分了庞大的帝国。
作为利益交换,也是为了美化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议会”这一“政治协商制度”改头换面、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
已经退守罗德岛的精灵也被重新奉为了座上宾。
同样经过一系列的演变,诞生了如今李维熟悉的诸如“法理”、“宣称”、“自治”等等政治名词。
奴隶与公民并存,氏族与王权同在。
这就是人类在这片大陆上的历史遗留问题。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李维翻检着伯爵府珍藏的各类史书,轻声吐槽了一句。
可惜谢尔弗家并非“最初的贵族”,对于教会演变的台前幕后知之甚少,大量的历史细节也经不起推敲。
估摸着是当时的家主在宴会上听别的大贵族吹嘘时记下来的。
“少爷,「罗马」是什么东西?”
一旁的侍女安娜轻声问道。
“罗曼蒂克的简称,一个小地方的俚语罢了。”
李维信口胡诌,倒是安娜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俏脸通红。
「制度沿袭历史,面向当下,存在滞后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李维又开了一本《论制度》的新书,提笔写下序言。
“安娜,走,我带你去白马山,看一出好戏。”
……
日瓦丁,天鹅堡。
这里是维基亚王国的中心,自然也是无数探子们大显神通的“圣地”。
虽然是春天,但为了防止视线上的遮蔽和死角,庭院里的花草树木仍然要修剪。
几名侍女在宫廷侍卫的监督下将剪下来的枝叶送往特定的回收地点;偶尔有几片树叶飘入水渠之中,倒也无人在意。
水渠缓缓流出,几名负责清理水道的清理工将水面上的漂浮物仔细地打捞出来,避免淤积堵塞了排水口。
当中的一名水道清理工“不经意”地踩住了一片树叶,沾水的树叶黏在特制的鞋底上,被带到了清理房。
天鹅宫内的一切都是不能带出的——清理工在卫兵的注视下换回自己的破旧衣裳,而换下来的清理服则由专门的洗衣仆妇负责清洗。
仆妇“漫不经心”地撕下粘在鞋底的树叶,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回到住所,仆妇取出藏匿的树叶,在特制的药水中浸泡,一行特殊的密码便显现了出来。
翻译过来便是:
「索菲娅公主择婿,国王征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