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科学 工业与医学的狂想曲(2/2)
这种经验判断的方法确实存在并有效,还是艾莉丝告诉李维的。
“而当战场上,当我们需要送别负伤的战马时,又或者需要紧急补充水分时,刺破脖子上深层的那根血管就是一个选择。”
李维对着马匹模型的脖子做了一个刺击的动作。
约书亚会意:
“你是想说,战马脖子深处那根血管的出血量大致相当?”
“只看出血量是不够的。”
李维又从工具箱里取出了一根缝衣针粗细的“注射用针头”。
“注射”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时代,但解决不了“感染”在内的诸多问题被迫废止。
“灌肠”才是现今“体内注射”的主流。
这未尝不是一种误打误撞但歪打正着的成功范例。
所谓“大革命”、“大复兴”,就是在这样的荒诞和需求中日积月累出来的。
李维只是推动这些聪明的古人们少走一点弯路而已。
这段时间里,为了搞清楚这些“医学常识”,李维没少挨恼羞成怒的梅琳娜的拳头。
较细的中空金属管因为缺乏应用场景,也就没了相应的制造模具。
真要让李维不计成本搞一根“注射器针头”出来,倒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就像梅琳娜手里的听诊器,单是木头就价值不菲。
此外,“玻璃管吸取白内障”的手术,也已经在大陆上沿用了近两百年了。
收回思绪,李维整理语言:
“和温度计一样的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统一型号的注射工具,来验证,每一匹马喷出的血液高度是接近的。”
约书亚不仅是个医生,也是个法师,很快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你掌握了液体高度和压力的具体公式?”
“也对,”约书亚自言自语道,“否则温度计的高度和量程你无法换算。”
“作为法师,你还是不错的。”
资深法师约书亚淡淡地表扬了一句李维。
梅琳娜虽然听不懂,但心中窃喜,面上也是柔和了许多。
「虽然我确实知道液体压强和高度的公式,但用这个来解释血压的问题只会更复杂。」
李维心中腹诽,脸上挂着矜持的笑容,又从工具箱里掏出一个“?”造型、巴掌大小的中空金属管:
“液体的速度难以直观测量,我们缺乏这样的概念、单位和测量工具。”
“所以,我发明了这样的转换工具——我将它命名为「压力计」。”
“在封闭的管道里,液体以一定的速度流动,我们则在管道特定的位置接上这样的压力计。”
“液体流动的速度越快,流经压力计的弯曲管道的液体速度也就越快。”
“我们在压力计上设置一个类似水力风车或者水力磨坊的「机械指针结构」……指针的偏转角度越大,说明液体的相对流动速度就越快。”
“当然,如何完成这样的机械指针结构,我还没有头绪。”
这其实是和手表指针类似的机械原理,李维也还在摸索中。
至于压力计的作用——它将会是所有现代化工制造业的“血压计”,任何有管道和反应釜的地方就有它。
梅琳娜的大眼睛瞪得更大了,她还没转过弯来,这压力计和血液压力又有什么关系?
总不能测个血压就往人脖子上扎一针吧?
梅琳娜只感觉自己的血压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