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不会魔法的土木工程师不是好领主 > 第345章 学院,但是“草台班子”

第345章 学院,但是“草台班子”(1/2)

目录

王都军事学院成立不过二十个年头,是学城里有名有姓的建筑群中最年轻的一个。

年轻的组织往往意味着活力,特别是年轻人扎堆的团体。

而在今天,又有一场两位实权伯爵之子的小团体争斗,在学院的跑马场上展开。

赢家将获得欢呼、荣誉以及赌注——接下来的两个礼拜里,巡逻圣米歇尔大街的差事。

是的,据丹尼尔·波特所言,李维在圣米歇尔大街上遇到的那些治安巡逻骑士,不少都是学院的学生。

确切地说,巡防学城本就是学院被王室和教会所赋予的权力与职责,也是学生们的考勤任务之一。

当然,是在更有经验的骑士或者教习的带领下。

而作为学城的精华所在,圣米歇尔大街的巡防权限,对于这些年轻的贵族来说,更是名利双收的肥差。

有利益就有争斗。

在最开始几年的摸索之后,这种通过演武来决定轮班岗位的方式逐渐获得学院各方的默认——尽管丹尼尔说得隐晦,但到底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们(南方)仍然遵循‘五骑一队’的骑兵编练方式。”

“一名骑士和他的两个侍从,以及两个侍从的侍从;当然,四人小组的战术角色总是不固定的。”

丹尼尔·波特倚在跑马场的顶层栏杆上,向李维讲解着场下正在进行的“五对五骑兵攻防演练”。

由于场地大小受限,双方的侍从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弓箭对射,手持长杆在战场的侧翼游弋。

而在场地的中央,两个铁罐头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形交错间,手中的长剑呼啸,杂夹着围观群众时不时的喝彩,好不热闹。

李维略感无趣地撇了撇嘴,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那八名侍从分明是在磨洋工,只等着场地中央的两个主角分出胜负。

这场所谓的骑兵小队攻防,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骑士决斗,对于真正的骑兵队列训练毫无增益。

“确实是两位勇武的骑士,一场精彩的对决。”

李维口不对心地赞叹了一句。

学院自然是不招收平民的。

在这种贵族云集的地方,权势的尊卑有序反而更加凸出;出现这种病态的“一打四看”,倒也合乎情理。

结合自己在天鹅堡内的遭遇,李维有理由相信,学院的等级森严是国王陛下乐见其成的。

哥顿斜睨了一眼李维——在“表情自然地睁眼说瞎话”这件事上,哥顿承认兄长远比自己有天赋。

“丹尼尔阁下,请原谅我的直接,但好奇心在不停地催促我,想要知晓你们平常都上些什么课程?”

李维的视线从赛场上收回,转移话题。

贵族,尤其是大贵族的继承人自然是不缺教育资源的,只要你肯学。

以李维为例,在16岁主事之前,他的一天从早晨的礼仪课开始,直到晚上的文史哲学算术课程结束,每天耗费在学习上的时间都在十二个钟头以上。

但毫无疑问,这种精英教育都是一对一的私教模式,顶多有些课程是李维三兄妹一起学习的。

达·芬奇在南方最出名的身份就是作为贵族的私人绘画老师——不过达·芬奇也抱怨过,有些贵族的邀请只是打着艺术的旗号想让自己画几幅裸女图罢了。

李维其实很想问达·芬奇到底画了没有,但看在老人家一幅郁郁寡欢的模样上还是理智地咽了回去。

抛开贵族教育不谈,无论是法师还是各行各业的普通工匠,“学徒制”也是当下最普遍的知识传授体系。

类似“学院”这种一对多的常设教育机构,据李维所知,只有教会收养孤儿的“教谕所”可能符合李维的想象。

如今打入敌人的内部、不是,打入学院的内部,李维希望为自己将来的军校建设提供一点符合当下实际的参考。

“关于这个问题,”丹尼尔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请您随我来。”

……

学院的“教学楼”呈椭圆状,圆心处的广场上立着一块巨大的公示牌。

“理论授课的时间在每年的四月到八月,”丹尼尔指着空荡荡的教学楼,对李维解释道,“遗憾的是,您抵达日瓦丁的时间不怎么巧。”

丹尼尔一边说着,一边走近公示牌,撕下上面贴着的几张羊皮纸,返身递给了李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