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不会魔法的土木工程师不是好领主 > 第351章 巴格里亚尔村的母亲

第351章 巴格里亚尔村的母亲(2/2)

目录

热浪袭来,琼斯舒爽地出了一口气,放下包裹,往火炕里添了几根木柴,喝着母亲端来的温水,摆手拒绝了吃食:

“我在驿馆里吃过了的。”

琼斯放下烤得漆黑的水杯,借着壁炉的火光,献宝似地拉开了包裹,取出了一大袋黑黢黢的圆柱。

“这又是什么东西?”

老妇人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

自从儿子在驿站当上了差事,时不时地就能弄来一些“开眼界的稀奇玩意”。

“这个叫「煤饼」,是白马山的新产品,比木柴要耐烧得多,一块丢进火炕里,就能管一晚上。”

“(白马)镇上的居民们,已经用上了这好东西。”

“我托贝宁叔叔从镇上买来的。”

琼斯是知道如何说服母亲的——白马山产的东西,那就是绝对的好东西——就像白马山的工匠们为自家安装的烟囱和火炕一样。

琼斯听驿站的站长骑士老爷说,今年入冬前,伯爵大人会为最北边的所有村镇安上这样暖和的火炕。

站长是去年大战后因伤退伍的老骑士——在北境,英勇的战士说的话总是更令人信服的。

“不便宜吧?”

老妇人也很清楚,城里人追捧的东西什么都好,除了价格。

琼斯憨笑一声,再度捧起了水杯,猛灌了一口,含混不清地说道:

“还行,不贵。”

老妇人心中半是骄傲半是担忧——自己这个大儿子实在是个不会说谎的。

“给鲁宾夫妇送点过去吧,”老妇人扒拉着名为「煤饼」的黑坨坨,叹了口气,“咱家还吃过他家的救济面包呢。”

“这恩情得还。”

自教堂埋尸案东窗事发后,白马镇的鲁宾夫妇便搬到了自家两个孩子的埋骨地、巴格里亚尔村长住。

驿站中心的广场和纪念碑,便是这一对绝了后的可怜夫妇在打理。

鲁宾夫人原本多么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如今精神恍惚,不修边幅,在纪念碑前一坐就是一天。

“就等您说这话呢。”

琼斯咧了咧嘴,又从包里掏出另一袋煤饼:

“我早就备好了。”

老妇人眼角的皱纹温和地绽开,慈祥地注视着儿子变戏法似地从包裹里掏了又掏。

有送给弟弟妹妹的糖食和娃娃,有裁剪冬衣的毛料子,有猪板油,有一口崭新的铁锅,有专门烧煤饼的炉子……

还有一包鸡蛋。

老妇人绽开的眼角又收了回去,倍显严厉:

“我不是让你卖了吗?!你怎么又拿回来了?!”

“这一路颠簸的,摔破了怎么办?”

“你没卖鸡蛋,又是花的谁的钱买的这些东西?!”

老妇人有些心疼,鸡蛋“娇贵”得很,远不如鸭、鹅蛋经得起折腾。

偏偏没有腥味的鸡蛋在口感上远好过水禽蛋,是贵族们制作糕点的必需品,农村交易的硬通货。

在白马镇,一枚品相完好、没有变质的大鸡蛋就能卖出50个铜币,是鸭、鹅蛋价格的两、三倍。

这一包鸡蛋,是老妇人养的五只母鸡一个月的产出。

多了也养不起,鸡也是要吃食的;一点谷物都不喂的野鸡,就别指望下蛋了。

老妇人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儿子哪来的这么多钱,可别走上了邪路!

“母亲,您别生气,先听我说。”

琼斯低下脑袋,有些瓮声瓮气:

“如今鸡蛋在白马镇卖不上价了。”

“自从公路修通了以后,格雷格庄园的农产品两个小时就能送到白马镇的市场上。”

“一马车一马车地运,也不用担心会颠坏。”

琼斯抡圆了臂膀比划着:

“比您坐过的最大的马车还要大上三倍。”

“秋天是母鸡下蛋的季节,如今白马镇的市场上,30个铜子就能买到一枚鸡蛋了。”

老妇人怔了又怔,格雷格庄园她自然也是去过的——自家男人还在世的时候,年年都要去那里当收麦工。

如果说白马镇是老妇人心目中“繁华”的代表,格雷格庄园就是老妇人心目中“富饶”的同义词。

那里的麦子每一「夸尔」都要比市面上便宜三成。

“我给您买的这些东西,价格都便宜了不少。”

“您要是不信我,明天一早,我就请贝宁叔叔来说个明白。”

琼斯有些委屈。

“妈妈信得过你,是妈妈着急了,”老妇人有些吃力地前倾着身子,温柔地抚摸着琼斯的额头,“妈妈向你道歉。”

“妈妈听说,你们这些驿站的差事,经常要和商人打交道。”

“商人都是奸的,你可不能……”

老妇人欲言又止,她其实也说不出什么名堂。

半辈子的生活经历,在一道几个月里凭空出现的“硬泥巴路”面前,显得如此的单薄。

老妇人只是有些可惜,自家男人没有等到儿子亲口向他描绘这广阔天地的一天。

琼斯双手捧住母亲那沟壑纵横的、枯树皮一般的手掌,用力地点点头。

“明天是您的生日,妈妈,”琼斯拎起那一条猪板油,“我们来做鸡蛋糕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