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工业大摸底(2)(1/2)
和米诺斯不同,出身琼斯家族的保罗·琼斯是一个“管理型人才”。
说人话就是他本人并不是个法师,在炼金一途上成就平平。
当然,这也不奇怪。
炼金作为化学的始祖,涵盖的门类之多、研究内容之晦涩,远超造纸工艺。
贵族的优渥出身能保住保罗·琼斯之流智识的下限,自然科学的最前沿却不会因为人类的阶级结构对他网开一面。
强如达·芬奇和伽利略,也不敢在炼金领域自称“全才”。
因此,药剂工坊各个子项目的实际负责人、也就是保罗·琼斯的副手们,才是真正的“技术型领导”。
而保罗·琼斯本人的上位,更多的是出于权力制衡的考量。
毕竟人的才学和品德并无任何关联,法师可谈不上什么道德标兵。
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贵族,都不可能把工坊所有的权力交给手下的法师。
保罗·琼斯本人也清楚这点,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喊来了“铅室制酸”项目的负责人、也是艾莉丝的老师、法师爱德华茨。
和大部分跟危险品打交道的法师一样,年过半百的爱德华茨不留胡子,头发也……
好吧,可能是跟各种乱七八糟的溶液相处太久了,爱德华茨的大脑壳锃光瓦亮、一看就是个强者。
不过最吸引李维目光的,还是爱德华茨手上捧着的那本书——正是李维委托尤利娅化名发表的《关于溶解度的若干实验猜想》。
见了李维,爱德华茨也是眼前一亮,没等保罗·琼斯开口就直接抢白道:
“敢问少君,那位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法师现在何处?又和少君是什么关系?”
“倘若方便的话,属下有许多疑惑想向他当面请教,能否请少君代为转达?”
“当然,是按照法师之间的规矩——用知识来交换知识。”
爱德华茨脸上的每一个褶子都用力绷紧,扬了扬手里的《关于溶解度的若干实验猜想》,似乎是担心李维不够重视,语气急切地强调道:
“‘溶剂’、‘溶质’和‘溶解度’,这是平生我见过的、对‘浓度’最精准的定义!”
李维心中暗爽,嘴上称憾:
“很抱歉,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先生往帕拉汶游学去了,短时间内恐怕我也联系不上他。”
“这样啊,”爱德华茨闻言有些惋惜,随即一惊,眼底划过一丝凶狠,低声劝诫道,“少君,像这种人物,可不能被斯瓦迪亚人聘用了!”
这变脸速度之快,比起李维也不遑多让。
李维心中腹诽不已,随口扯了一个谎:
“爱德华茨先生的心意我了解了,不过也请先生放心,以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法师的才学,他若有心投效某个贵族的话,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名声不显。”
“倒是爱德华茨先生您对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法师的评价如此之高,令我颇为好奇,还希望先生解惑。”
“属下也正有此意,”爱德华茨让出身位,“少君这边请。”
-----------------
“铅室制酸”顾名思义,走进工房,首先映入李维眼帘的,便是一个个用铅板为壁搭建的长方体容器。
爱德华茨取过一块铅板,就要递给李维,却发现李维没有伸手,不由得尴尬一笑、转移了话题:
“艾莉丝·琼斯小姐平日里就聪敏好学、胆大心细……才能发现这铅板制备「强水」的妙用。”
老头子显然是夸不下去了,有些生硬地结束了话题。
一旁的保罗·琼斯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脸颊——自家那个小辈是什么样的冒失鬼,他还能不清楚?
艾莉丝过往求学期间,爱德华茨就没少找保罗诉苦。
如今要睁着眼睛说瞎话,也是为难老头子一把年纪了。
李维心中好笑,也不戳破,指了指面前约摸有两米边长的铅室,接过话题:
“搭建这么一个铅室,需要用多少铅?使用寿命又是多久?”
爱德华茨闻言明显一愣,还是保罗·琼斯上前回答道:
“启禀少君,铅室的制作是由属下亲自向兵器工坊下的订单,并非爱德华茨法师的职责所在,还请少君勿怪。”
保罗·琼斯先是向李维隐晦表达了自己等人严格遵守了炼金工坊的规章制度,紧接着才说明道:
“经过反复试验,铅板的厚度在5厘米左右时,可连续工作两百到三百个小时,需要铅锭原料2吨上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