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石墨 油墨工坊与通用设备(2/2)
“而在普通的麻料浆纸上印染油墨,最大的问题是字迹消散太快;其次是油墨的扩散更明显——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大每一行、每一个字母之间的距离。”
“而这两个问题都大大提高了印刷书籍的成本。”
格哈德说着又翻开李维送给自己的、来自日瓦丁教会的《谍中谍》印刷本(麻纸版),灰褐色的手指点在黑色的字母上:
“在少君大人您带回来的普通纸版的印刷本中,如少君大人您所见,这两个问题都不明显。”
“而正如我之前所说,油墨的配方已经五百年没有大的变动了。”
“因此,我更倾向于少君大人您的判断,即日瓦丁教会的这种印刷技艺来源于印刷机又或者雕版工艺的进步。”
“说点我不知道的,‘黑手’大师,”眼看格哈德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李维也是心情大好,故作搞怪道,“我大老远地跑一趟,可不是来听您吹捧我的英明睿识的。”
格哈德微笑着颔首致意:
“请少君大人见谅,在您破解那块从南方带回来的雕版的秘密之前,我也无从改进传统油墨的配方。”
“但如果是依照您的要求、只需要在造价更低普通麻纸上留下足够久的印记、不考虑羊皮纸的印染效果……属下确实有一个微不足道的意外发现。”
格哈德说着又亮出自己漆黑的手掌,在那已经不清晰的掌心纹路上,随着格哈德抬手施放【振动回荡】,黑色的颗粒似飞蛾翅膀上的粉末一般抖落,在阳光下闪过规则地、金属般的光泽……
在李维见识过的粉末中,符合这种特征的并不多:
“石墨?”
“少君大人高见!”格哈德拍着手,给足了李维情绪价值,“确切地说,是足够细腻的石墨粉末。”
“石墨笔在麻纸上写下的字迹虽然更容易擦除,但在自然条件下的储存时间,却比油墨印刷的麻纸印刷本更久。”
“仅就储存和日常使用时间来说,羊皮纸手抄本>羊皮纸印刷本>普通纸手抄本>普通纸印刷本。”
“而添加了石墨超细粉末的新型墨水,能够在普通纸的手抄本上留下比同等时间的羊皮纸印刷本更清晰的痕迹——以我们荆棘领当下的工艺而言。”
格哈德说着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十来页的《圣母颂》节选片段,递给了李维。
一半是羊皮纸印刷本的,带着标志性的“蜈蚣脚”拖曳,字迹模糊得像是被水泡发过。
另一半则是格哈德用新型墨水手写的,字迹清晰,堪比李维带回来的那本《谍中谍》,反衬得那发黄的麻纸有些掉价了。
“我想向少君大人申请一台铸铁芯的球磨机,以验证我的猜想并非偶然。”
-----------------
火山灰水泥的制作过程中,风险最大、成本最高的步骤在于如何获得火山灰;而技术含量最高的步骤在于研磨。
在海螺水泥厂的初代生产线上,当时的李维不得不因陋就简、设计“木壳球磨机”、并采取三步走的策略来获取足够均匀且细腻的粉末。
而随着高炉炼铁的成功,液态的铁水不仅意味着铁矿石中的杂质更可控,同样意味着铸造方式的变革——整体浇筑出一个铁芯的球磨机。
而这样的球磨机不仅可以用来研磨出更细腻的石灰石粉末,当然也可以用来研磨石墨又或者别的什么硬度比铸铁更低的矿物。
球磨机,本身就是一种通用设备。
而这种通用设备,已经足够生产比格哈德又或者李维自己的【振动回荡】更加细腻的石墨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