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不会魔法的土木工程师不是好领主 > 第689章 硝石战争,遮蔽

第689章 硝石战争,遮蔽(1/2)

目录

一直等到哥顿带领的斥候队伍抵达三号营地,李维也没能等来意外的惊喜。

反倒是等来了乌尔曼部的最新动态。

“从一号营地到四号营地再到血蹄河的南岸,整个爱蒙塔尔的西侧翼已经被我们扫荡一空。”

作战室里,哥顿手中的指挥棒在沙盘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圆弧,冲李维示意道:

“确实没有发现库尔特骑兵的踪迹。”

“反倒是血蹄河的北岸,帐篷和游骑的数量多出了不少……摆出了一副据河以守的态度。”

血蹄河是塔哒尔核心牧区的一条季节性河流,眼下正是水位高涨的季节,过河需要借助浮木、浮桥。

这种渡河的阻碍对于库尔特和荆棘领双方都是平等的。

如果乌尔曼有心主动出击、惩治背盟的纳达伊尔部、刺探荆棘领的动向,那么他至少要派出一支前锋部队、建立一个像样的桥头堡。

但哥顿的侦察结果是,没有这样的一支斥候部队,血蹄河的南岸也没有库尔特人的前沿阵地。

换句话说,阿里·托万的推演大概率应验了。

乌尔曼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

「非常运输大队长的选择。」

心中腹诽,李维的目光在哥顿倦色难掩的脸上打了个转,嗓音多了几分温和:

“阿里·托万可有新的消息传来?”

“没有,”哥顿果断摇头,从怀里取出一沓羊皮/牛皮纸条推给了李维,“这些是潜伏在其他几个小部落的探子送回来的消息。”

“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乌尔曼对另外两家开战了。”

“算算日子,大概就是阿里·托万逃回去后不久。”

“当然,这些探子的级别都不够知晓阿里的存在,也不是阿里的下线,所以他们并不能提供和阿里有关的消息。”

斥候的捉对厮杀,间谍的暗地刺探……本质上都是双方阵营对战场动态的遮蔽。

现如今,反馈给李维的结果就是,荆棘领介入的机会来了。

李维必须要做出抉择,赶在塔哒尔部落被重新捏合成一个整体之前。

外加一点点赌博的勇气。

赌就算有一只库尔特骑兵完美错开了哥顿的侦察,数量也不会太多。

赌这支数量不算太多的库尔特骑兵短时间内攻破不了爱蒙塔尔的营地。

赌荆棘领的主力部队出击顺利、还能及时回返支援……

以当下的通讯条件,哪有一点不需要赌的战争?!

深吸了一口气,李维的目光逐渐坚定,从沙盘的暗格里取出早就拟好的信,蜡封,右手尾指弯曲,刻着私人印章的戒指在滚烫的红色蜡泥上重重一按:

“那就起兵吧。”

-----------------

白头鹰振翅高飞,传信的斥候亦是从三号营地四散而出。

散布在爱蒙塔尔草原上的七个营地、三十余个哨点闻讯而动。

在更后方的荆棘领本土,各类人员物资的调度,也开始向边境线倾斜。

而身处风暴中央的三号营地,更是在一片调兵遣将的嘈杂中透露着肃杀。

这种肃杀又被牧师们的战前祷祝所冲淡,带着一股怪异的和谐。

就像唱诗班里的那十来个身披灰袍的库尔特面孔——他们正是黎塞留精挑细选的第一批皈依者。

此刻这群“库尔特苦修”努力下撇嘴角、半耷拉着眼皮……试图模仿出正统牧师那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只是他们眼睛里透露的狂热和嘶哑的嗓音却尤其显得不伦不类。

由此可见当牧师也是要点演员天赋的。

而在唱诗班的最前方,站着诸多圣器加身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单是那一袭水似的红绸大衣,造价就抵得上三号营地所有俘虏一年的工时。

而这位“富可敌营”的红衣主教右手边,还牵着一位同样穿金戴银、衣锦如玉的库尔特孩童。

孩童额印晨星,颊染金晖,一双琥珀色的瞳仁里尽是不染尘埃的冷漠疏离……唯独不见一丝“孩子的生气”。

黎塞留的右手轻轻往前一带,这位“圣子”便踏着苦练了半个月的教礼步伐、手捧福音书、平稳缓慢地走向李维。

李维眉锋微蹙,但还是安抚着胯下的“哈士奇”,任由这位“圣子”近前完成了一个简短的祝福仪式,最后把写满了经文的桂冠挂在了……马脖子上。

李维是来征服草原的,自然不会让草原的宗教领袖骑在自己头上;任何场合、任何仪式都不行。

那些库尔特苦修还看不懂这些弯弯绕绕,见状却是眼含热泪、跪地啜泣了起来,恍惚已经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黎塞留却很满意,多少年了,这可是教会重返荆棘领军营的第一步!

黎塞留正心潮澎湃间,眸光却瞥见李维·谢尔弗打马向自己走来……

李维下马,拍了拍黎塞留的肩膀,力道不大,却足以在那一身鲜亮红袍上留下几个灰扑扑的手印。

“愿艾拉庇佑,荆棘领万胜!”

李维先是吼了一嗓子,视线随即转向黎塞留的肩膀(上的巴掌印),在黎塞留的耳边低笑一声:

“现在,您才稍微像是个随军主教了。”

“万胜”的欢呼响彻营地,黎塞留张了张嘴,到底是没再说些什么。

黎塞留想要潜移默化荆棘领的骑士,李维又何尝不是在请君入瓮。

李维倒是要看看,沙场的血与火熔炼的真金,哪里比不过几本真经!

-----------------

三号营地此次出动骑兵八百,其中全甲骑兵一百,轻骑并骑射手七百,另有黎塞留统领的“库尔特苦修营”辅兵三百,外加白马山工程营的工兵百余人。

一人六马,随行的牛羊牲畜两万余头,那阵仗,比库尔特人还要库尔特人。

如此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两日疾驰,便抵达了作为“爱蒙塔尔西北方向桥头堡”的四号营地。

……

“凯塔·布,见过少君大人!”

“见过哥顿小少爷!”

四号营地的守备总管、鹰击骑士团的第二团副、男爵凯塔·布也是早早地出迎见礼,语调中透露着热切。

鹰击骑士团的第一团副、托比亚斯·巴蒂调去了中部战场,可不正是凯塔这个“老三”上位的最好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