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我的召唤物是一只龟 > 第115章 万脉枢纽的基地建设与能量维稳

第115章 万脉枢纽的基地建设与能量维稳(1/1)

目录

星核地脉唤醒后的第七天,“传承号”的通讯器被来自宇宙各地的文明信号填满——铁星族发来“机械地脉修复方案”,绿藤族提交“植物共生地脉图谱”,甚至远在数千光年外的“水晶族”也传来申请,希望加入宇宙地脉守护联盟。小萤站在舰桥,看着全息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文明标识,感慨道:“楚玄武前辈当年‘万脉共生’的愿景,终于要实现了。”

按照联合会议的决议,联盟需要一个“万脉枢纽地脉区”作为核心基地——这里需位于宇宙地脉网络的中心节点,能快速连接周边所有星域的地脉通道。经过星灵族的宇宙地脉图谱比对,最终选定了一处“十字形地脉交汇区”:四条主地脉通道在此交汇,能量传输效率是普通区域的三倍,且周边无极端宇宙环境干扰,是天然的枢纽选址。

当“传承号”与星灵战舰、铁星族机械舰、绿藤族生态舰组成的联合舰队抵达万脉枢纽时,眼前的景象充满潜力:四条淡绿色的地脉通道如同宇宙中的河流,在枢纽中心汇聚成一片“能量湖泊”,湖水泛着柔和的光芒,却因缺乏引导,能量流动杂乱无章;枢纽周边的空间稳定,适合搭建基地设施,但地脉通道的接口处存在大量能量杂质,导致传输效率仅为60%。

“第一步,清理地脉通道杂质,建立能量引导系统!”铁星族首领铁铬的声音通过翻译系统传来,他操控机械舰释放出数千台“纳米清理机器人”——这些银色的小机器人如同潮水般涌入地脉通道,快速溶解杂质,同时在通道内壁铺设“超导能量板”,增强传输效率。绿藤族族长绿萼则释放出“地脉藤种”,这些种子在能量湖泊中快速生根发芽,长出淡绿色的藤蔓,将杂乱的能量梳理成有序的“能量溪流”。

小萤团队与星灵族则负责搭建“万脉指挥中心”——这座中心采用星金与星灵水晶混合建造,主体是一座圆形建筑,中央矗立着“万脉共振柱”,柱体表面刻满了联盟各文明的符文,能实时接收并反馈所有星域的地脉数据;建筑周边环绕着32座“文明协作舱”,每个舱体对应一个联盟文明,内部配备专属的地脉监测与修复设备。

基地建设进行到第三天时,意外突然发生——地脉能量湖泊的能量浓度突然从25%骤升至35%,四条主通道的能量流动速度也加快了两倍,部分超导能量板因过载开始融化,绿藤族的地脉藤甚至出现“能量灼伤”的迹象。“是枢纽能量紊乱!”阿雪的探测仪显示,能量湖泊深处出现一道“能量漩涡”,正疯狂吸收周边地脉能量,导致整体失衡,“若不及时控制,能量漩涡会引发枢纽爆炸,摧毁所有已建设施!”

联合应急会议立刻召开,各文明快速提出解决方案:铁星族建议用机械装置强行阻断能量流动,绿藤族主张用藤蔓包裹漩涡吸收能量,星灵族则认为应引导能量分流。小萤看着楚玄武原始笔记中“万脉平衡”的记载,提出了跨文明协同方案:“单一方法无法解决紊乱,我们需要结合铁星族的机械控制、绿藤族的生态吸收、星灵族的能量引导,再用星金符文构建‘万脉平衡阵’,从根源上稳定能量流动!”

方案启动后,铁星族的“能量阻断阀”率先安装在地脉通道入口,将能量流入速度降至安全范围;绿藤族的“巨型地脉藤”迅速缠绕能量漩涡,藤蔓的叶片如同海绵般吸收过剩能量,叶片逐渐从淡绿变成深绿,能量浓度也从35%降至30%;星灵族的祭司们则释放星灵能量,在漩涡周围形成“能量引导环”,将吸收不了的能量导向周边备用通道。

小萤与阿木则带领团队,在能量湖泊周围布置万脉平衡阵——他们将联盟各文明的本源晶体(星穹的地脉结晶、星灵族的本源星核、铁星族的机械核心、绿藤族的藤心晶体)分别嵌入阵眼,再用星金符文连接所有晶体,形成一道“多色能量网”。当小萤将楚玄武笔记中的“万脉平衡符文”注入阵眼时,能量网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能量漩涡的旋转速度逐渐减缓,能量湖泊的浓度也稳定在25%的安全阈值。

“能量紊乱控制住了!枢纽安全了!”铁铬的声音带着兴奋,机械舰的监测数据显示,地脉通道的传输效率提升至90%,超导能量板与地脉藤都恢复了正常状态。绿萼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藤蔓,感慨道:“跨文明协作的力量,远超过单一文明的努力。”

接下来的十天,联盟各文明分工明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铁星族完成了“机械维修区”的搭建,能快速修复各文明的地脉设备;绿藤族建成了“生态调节区”,通过地脉藤与能量植物,实时调节枢纽的能量平衡;星灵族则在枢纽外围布置了“星灵防护盾”,抵御宇宙风暴与外来干扰;小萤团队则完成了“万脉数据库”的建设,将各文明的地脉守护经验、技术方案、危机案例全部录入,供联盟成员共享学习。

基地建成的那天,联盟举行了盛大的“万脉枢纽启用仪式”。各文明的代表共同按下“万脉共振柱”的启动按钮,柱体表面的文明符文同时亮起,一道巨型能量波以枢纽为中心扩散,覆盖周边所有星域的地脉通道——这一刻,宇宙地脉网络正式实现“互联互通”,任何一个星域的地脉异常,都能在枢纽实时监测到,联盟成员也能快速支援。

星灵长老将一枚“万脉联盟徽章”赠予小萤,徽章上刻着联盟各文明的符号,中心是星核地脉的图案:“从今往后,你就是万脉枢纽的首席守护者,带领联盟守护宇宙地脉的和平。”小萤接过徽章,将其佩戴在胸前,目光坚定:“我会带着楚玄武前辈的信念,与所有联盟成员一起,让万脉共生的理念永远延续。”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中写下新的篇章:“万脉枢纽基地建成,宇宙地脉守护联盟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跨文明协作从应急联合,升级为体系化守护,这是宇宙地脉守护史上的里程碑。未来,我们将继续吸纳更多文明,完善守护体系,让每一条地脉、每一个文明,都能在和平中发展。”

阿岩看着全息屏幕上不断新增的文明申请,笑着说:“水晶族已经抵达枢纽外围,他们带来了‘水晶地脉监测技术’,能精准预测地脉异常。接下来,我们还要去探索宇宙边缘的‘暗物质地脉区’,那里可能存在新的地脉类型。”

小萤站在万脉共振柱旁,手中紧握着万脉符文晶与楚玄武的原始笔记,目光望向枢纽外璀璨的宇宙。她知道,万脉枢纽的建成不是终点,而是宇宙地脉守护新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新的文明加入,新的地脉危机出现,新的守护技术诞生,但只要联盟各文明携手同心,传承的信念不灭,宇宙地脉的和平就永远不会落幕。

从楚玄武的孤身探索,到林晓星的体系构建,再到小萤团队引领的跨文明联盟,星穹的守护传承已成为宇宙文明的共同使命。每一代守护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着守护理念的升华;每一次跨文明协作,都在为宇宙的和平增添新的保障。而这份“以信念为锚,以传承为盾,以文明为桥,以万脉为魂”的守护精神,终将在宇宙中永恒闪耀,守护着每一条地脉、每一个文明,直到时间的尽头,直到宇宙的永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