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气笑了(2/2)
接下来的几天,蝴蝶忍一有空闲,便会思索这短短的七个字——“工作完成。注意安全。”她将他之前所有的行为串联起来:从最初那句点醒她的“建议”,到后来固执的“工作完成”,再到夏日那句出乎意料的“生日快乐”,以及如今这突破性的“注意安全”……
她忽然明白了。
他或许并非刻意话里有话,而是他这个人,本就如此。
他习惯将自己隐藏起来,用最少的语言,甚至是用行为本身,来表达他的意图。他像一座沉默的山,你需要细细品味,才能读懂他风吹过带来的讯息。
他提醒她关注采药人的方式,就是自己化身成一个最“典型”的采药人(以及后来的杂工),用最极致的行为表达,让她亲身感受那种只有“工作”往来的疏离,从而反思她自己的行为。
而他之所以开始回应“注意安全”,是因为她先改变了她写信的方式,她先抛开了格式化的客套,真正地分享了她的事,表达了她的关心。
他以他的方式,给出了对等的、他所能给出的回应。
想通了这一切,蝴蝶忍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摇曳的紫藤花,情不自禁地、轻轻地笑了起来。
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温暖和一丝无奈的莞尔。
“您真是好人呢,先生。”
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真挚的感慨。
他用了这么曲折、这么容易让人误会的方式,只是为了让她能自己领悟到一些东西。
但是,理解归理解,感激归感激。蝴蝶忍拿起笔,决定写下她的回信。
她理解了他的方式,但她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喜好。
蝴蝶忍的回信:“先生,展信佳。看到您的回信,看到‘注意安全’四字,我很高兴,谢谢您的关心。我想,我大概明白您之前一直只回复‘工作完成’的用意了。
感谢您用这种方式提醒我,让我意识到以往那些格式化书信的不足。
我会铭记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蝶屋、冒着风险采药的人们,也会在未来的书信中,更加真诚地表达我的感激与关怀。
您的善意,我心领了,也十分感激。但是,先生——”
她的笔迹在这里稍稍用力,“请允许我直言,我并不喜欢这种需要不断猜测、解读‘话里有话’的交流方式。这实在太耗费心神,也容易产生误解。
如果您是关心我的安危,如果您有什么想提醒我的,下次,请直接写出来,好吗?
例如,直接写‘听闻你遭遇鬼,务必小心’,或者直接写‘忙碌也请记得休息’,再或者,直接写‘生日快乐’。
我想,直接的话语,或许更能传递真实的心意。期待您的下一封回信。蝴蝶忍”
她封好信,寄了出去。这一次,她的心情是明朗而期待的。她不仅解开了一个谜题,更重要的是,她似乎终于找到了与这座“沉默之山”正确沟通的方式。
她向他表明了她的理解与感激,同时也划出了她的界限——她更喜欢直接的关怀。
这场持续了许久的、奇特的书信拉锯战,似乎终于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而蝴蝶忍很想知道,下一次,他究竟会继续他那简洁的汇报,还是会如她所愿,写下更加直白的关心。
数日后,那封来自总部的、承载着蝴蝶忍诸多思绪、顿悟与直接请求的信件,被送到了小镇分部,由工作人员转交到了他的手中。
他依旧在后院处理着药材,身上沾着草屑和尘土。接过信,他随手拆开,就站在院子里,借着傍晚昏暗的天光,平静地阅读起来。
信很长。比他写过的任何一封信都要长得多。
他看到了她因“注意安全”四字而感到的高兴,看到了她关于“工作完成”用意的长篇分析与感激。看到了她将他行为解读为善意提醒的整个心路历程。
也看到了她最后那段清晰的直言——“我不喜欢话里有话”,“请直接写出来”。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细腻的文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波澜,既无被理解的欣慰,也无被“指责”方式不对的不悦,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终于被读懂”的释然。
仿佛她所写的这一切,那些情感的流动、思维的转变、真诚的请求,都只是一段与己无关的文字排列。
他看完,将信纸随意折起,塞回信封。然后,他像往常一样,走向分部负责文书的地方,取了一张空白的信纸。
他没有思索,没有犹豫,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把蝴蝶忍那长篇大论的请求真正听进去。
他提起笔,蘸墨,在信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这一次,连“工作完成”都省去了。
只有三个字,笔迹依旧平稳,透着一种彻底的、事不关己的淡漠:
“我无所谓。”
他将信纸折好,放入信封,交给工作人员,示意寄出。随后,他便转身离开,继续去做他未完成的工作,仿佛刚才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
这封只有四个字的回信,像一盆冰水,或许会浇熄蝴蝶忍刚刚燃起的、试图建立更直接沟通的希望之火。
它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你如何解读我的行为,无论你喜欢与否,我并不在乎。你的感受,你的请求,于我而言,皆可。
“我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