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假嫡女重生想抢婚?再嫁你也得下跪 > 第66章 改变舆论

第66章 改变舆论(2/2)

目录

“同意?为何不同意?”裴晏清嘴角的弧度越发上扬,带着一丝邪气,“夫人这般精彩的局,为夫若是错过了,岂非是人生憾事?”

他松开手,退后一步,对她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平辈之礼,姿态优雅,却又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那么,明日朝堂,以及……我这条性命,就全权交由夫人定夺了。”

……

朱红宫墙,白衣胜雪。

沈青凰就那么静静地跪在承天门外冰冷坚硬的青石板上,单薄的身影在凛冽的寒风中,如同一支随时会折断的白梅,却又固执地挺立着,透出一种无声的倔强。

她未曾哭嚎,也未曾喊冤,只是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早已沙哑的话:“臣妇沈氏,叩请圣恩,赐太医为臣妇夫君……续命。”

她身后,是闻讯赶来的京城百姓,黑压压的一片,将宫门外的长街堵得水泄不通。

“唉,国公府世子妃,真是个可怜人啊!”

“可不是嘛!我听说世子爷在朝堂上,被那些个言官活活气的吐血晕死过去,现在都还人事不省呢!”

“什么言官?我看就是一群白眼狼!世子爷献出仙方,救了咱们全城的命,他们倒好,反咬一口,说世子爷图谋不轨?我呸!这是什么世道!”

“我听说了,茶楼里都在传那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事儿!世子爷是农夫,那些弹劾他的官老爷,就是那条忘恩负义的毒蛇!”

舆论的火,已经彻底被点燃了。

百姓们朴素的是非观,让他们坚定地站在了“恩人”这一边。

一道道或同情、或愤怒的目光,汇聚在沈青凰身上,最终化为对朝堂之上那些“奸臣”的无声控诉。

宫门之内,御书房。

“陛下,再让世子妃这么跪下去,恐怕……民心有变啊。”内阁首辅周太傅手持笏板,忧心忡忡。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昭明帝,面沉如水,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看不出喜怒。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温度:“去,传朕旨意。”

“陛下英明!”一旁的礼部侍郎刘承等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以为皇帝终于要治罪国公府。

然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着太医院院判,亲往国公府,为裴世子诊治。另,着人送去一株三百年的老山参,务必……吊住世子的性命。”

“陛下!”刘承大惊失色。

这哪里是降罪

?分明是安抚!

昭明帝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怎么,刘侍郎是觉得,朕的功臣,就该被你们活活气死在病榻上吗?”

刘承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臣,臣不敢!”

“哼。”昭明帝冷哼一声,将目光转向了大太监李德全,“另外,既然刘侍郎他们说国公府与江湖势力有染,账目不清,那便不能空口无凭。”

李德全躬身:“奴在。”

“传朕口谕:着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勋,带人入驻国公府,彻查国公府与‘临江月’往来账目,三日之内,务必给朕一个结果!在事情查清之前,裴世子……就在府中好生休养吧。”

这道旨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激起千层浪。

明面上,是安抚,是恩典,派太医,送名贵药材,全了君臣情分。

可暗地里,却是雷霆手段!

派素有“铁面阎罗”之称的张勋查账,这无异于将一把刀悬在了国公府的头顶。

名为彻查,实为软禁。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当沈青凰被宫里出来的小太监搀扶起来,听到这道旨意时,她那张因长时间跪拜而毫无血色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她平静地叩首谢恩,然后在一众百姓同情的目光中,登上了回府的马车。

车轮滚滚,碾过青石长街。

沈青凰靠在软垫上,阖上双眼,那双清冷的凤眸中,一片冰封。

皇帝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

既要安抚民心,保全皇家颜面,又要敲打国公府,不让其功高盖主。

这便是帝王心术,平衡之道。

只是,他派了张勋……

看来,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比她预想的,还要重一些。

马车刚在国公府门前停稳,管家林嬷嬷便满脸焦急地迎了上来,声音都在发颤:“世子妃,不好了!都察院的……御史大人们来了!已经进了府,说是要……要查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