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2)
\"随我进军!\"
伍奎向身侧狄青、杨志低喝一声,缰绳抖处战马长嘶,紧随华雄扬起漫天黄沙。
\"驾!\"
狄杨二人对视颔首,双骑并出追随主将,只余滚滚烟尘弥漫天际。
此刻军情如火,孙坚率三万精兵猛攻虎牢甚急,若非雄关险要恐早已陷落。故伍奎与华雄昼夜兼程,率部火速驰援虎牢。
......
虎牢关外二十里
孙坚军中军帐
身高八尺五寸的虬髯将领端坐首位,古锭刀横置膝前,虎目含威令人不敢逼视,正是人称江东猛虎的孙文台。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分列左右。
\"德谋,今日折损多少弟兄?\"
孙坚声如金铁相击。
\"回主公,五千儿郎血洒疆场,末将该死!\"
程普单膝砸地,铁拳将地面夯出凹痕。想起五千江东子弟埋骨他乡,这位老将虎目已然赤红。
\"末将请罪!\"
黄盖等人急跨步出列,多年袍泽岂容程普独领其责,俱抱拳请罚。
\"都起来!非战之罪。\"孙坚大手一挥,\"虎牢天险加之胡轸率西凉精锐据守,伤亡在所难免。\"
孙坚踏步上前,亲手搀起四位将领,眉宇间全无责备之意。
\"末将叩谢主公恩典。\"程普等人齐声应道。
程普抱拳上前,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主公,今日强攻虎牢虽折损五千儿郎,但西凉军同样元气大伤。末将**再攻三时,定为主公夺下此关!\"
\"三时?\"孙坚目光如电,厉声喝道:\"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接令!\"
\"末将候命!\"
\"命尔等统率两万精锐持续强攻,务必在三时内拿下虎牢!\"孙坚的声音如同九幽寒铁,杀气席卷中军大帐。
......
血色残阳下,战鼓声震彻四野。孙坚策马而立,遥望虎牢关方向。那里已持续两时的惨烈厮杀,将关前土地染成赤色。
程普四人率两万雄师发起潮水般的攻势。虽是天险之地,但因董卓懈怠守备,此刻城头仅剩两千西凉军。在孙军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下,城墙已现颓势。
\"儿郎们随我冲阵!\"程普肩扛云梯,蛇矛在手,率先冲关。其余三将亦奋勇争先,云梯如林般架起。
\"砸!给老子往死里砸!\"守将胡轸抱起巨石砸向攀城士卒,顿时血花四溅。他抹了把脸上血污,咒骂道:\"这群疯子不知疲倦吗?\"
长时间的厮杀让胡轸双臂麻木。眼见多处城垛失守,攻防已转为**混战。他抄起长枪连刺数敌,却难挽颓势。当程普跃上城头时,虎牢关已危如累卵。
\"西凉贼子看矛!\"程普蛇矛如电,直取胡轸心窝。
\"丈夫死则死耳!\"胡轸挺枪相迎,却怎敌江东猛将之威?
矛锋入肉之声乍响......
三十招未过,程普的铁脊蛇矛已洞穿胡轸咽喉。垂死之人双手紧攥矛杆,嘴角渗出血沫:\"太师...末将...无能...\"
\"轰隆隆——\"
地平线骤然响起闷雷般的马蹄声,数万铁骑卷起漫天烟尘。能在这关中平原摆开如此阵仗的,唯有西凉精锐。
\"来...来了啊...\"胡轸涣散的瞳孔突然亮起微光。在最后模糊的视线里,\"华\"字旌旗如烈火翻卷,遮天蔽日。他喉头蠕动着想再说什么,却只涌出大股鲜血,头一歪便再无声息。
西凉军阵前
\"将军请看!\"伍奎扬鞭直指中军大纛,\"孙字旗下必是敌酋,擒贼先擒王!\"
华雄抚掌大笑:\"贤弟高见!\"说罢青锋大刀横空一劈,数万铁骑如决堤洪水扑向江东军阵。
血映残阳
胡轸至死都攥着那截染血的矛杆。这个西凉汉子把董卓当作父兄,把西凉军当作骨肉。在崩塌的乱世里,有些人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但乱世的战鼓从不为死者停歇。城头守军刚喘过口气,便见程普率亲兵沿云梯蜂拥而下——原来几员大将见主帅危急,竟不约而同放弃登城。
\"留得青山在!\"黄盖边撤边吼。垛口后的西凉兵趁机乱箭齐发,又收割百十条性命。可他们终究无力追击,只能扶着血淋淋的墙砖,目送铁骑洪流碾过战场。
(文言风格)
孙坚望西凉援军至,抚刀叹曰:\"天不助吾!枉折江东子弟数千,竟功败垂成!\"言毕,古锭刀铮然出鞘,直指敌阵喝令:\"列锋矢阵!矛戟前突,**待发!\"
五千精卒闻令而动,霎时寒芒成林。忽闻西凉阵中华雄纵声长啸:\"儿郎随吾破贼!\"但见:
-华雄挥青铜大刀为先锋
-伍奎率北军三千继后
-左翼狄青舞水龙刀
-右翼杨志挺枪跃马
-万余铁骑似黑潮卷地
(史论笔法)按原本五万大军行缓,然伍奎畏孙坚威名,恐虎牢有失,遂使骑兵倍道先行。
(战场景描写)
孙坚目测敌距二百步,刀锋骤落:\"发矢!\"
霎时飞蝗蔽空,西凉军阵:
-伍奎蛇矛扫落凋翎
-狄青杨志**翻飞
-寻常士卒避之不及,人马俱碎者数百
铁骑突势未减,轰然破阵:
-前矛透马腹,骑卒抛飞
-冲阵之力亦令矛手脏腑尽裂
(动态白描)
两军接刃处,血雾腾溅。马蹄践骸骨,刀光裂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