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2)
**六十五**
袁绍的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十七路诸侯分列两侧,各自带着心腹文武静立身后。帐内酒气熏天,烤肉香气四溢,众人推杯换盏,俨然一副同心讨董的虚假景象。袁绍高坐首位,仰头饮尽杯中酒,目光倨傲地扫过众人。他相貌英挺,气度不凡,配上四世三公的家世,倒真有几分天下共主的架势。
突然,一道低沉的声音打破了虚假的和睦:“盟主,前线战事未定,孙将军生死未卜,我等却在此饮酒享乐,岂不让将士心寒?”
说话之人身形敦实,约莫七尺高,一双细眼锐利有神,长须及胸,正是曹操。
袁绍眉头一皱,放下酒杯,耐着性子解释:“孟德此言差矣!大军连日征战,将士疲惫,若不趁此时休整犒劳,反倒失了军心。况且有孙文台在前线,何须忧虑?”
曹操虽觉不妥,却不好反驳,只得沉默坐下。袁绍瞥他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冷笑。他深知这位发小才华横溢,日后必成大患,但面上仍端起酒杯,对众人高声道:“诸位,共饮此杯,愿早日诛灭**董卓**!”
众诸侯齐声应和:“谢盟主!”
就在此时,帐门猛地被掀开,孙坚手持古锭刀冲入,怒喝道:“袁术!还我江东儿郎的命来!”说罢,一刀直劈袁术!
众人尚未回神,袁术已吓得面如土色,动弹不得。千钧一发之际,一杆长槊自他身后刺出,伴随着一声暴喝:“休伤吾主!”
军帐中众人皆惊,谁也没料到孙坚会从前线驰归,更没人想到他竟对袁术突施杀招。刀锋裹挟风雷之势直取袁术咽喉,骇得胆小者紧闭双眼。
金铁交鸣乍响,烟尘中现出一柄奇兵——单雄信的金顶枣阳槊堪堪抵住古锭刀,锋刃距袁术颈项仅差毫厘。
\"孙文台!\"单雄信虎口迸血仍紧握兵刃,\"休想伤吾主分毫!\"
袁术踉跄躲至武将身后,厉声喝骂:\"狂徒!盟主面前也敢行凶?\"话锋一转又将袁绍拖下水。
袁绍闻言眸光微动。他整了整衣冠上前:\"孙将军若有冤屈,本盟主自当主持公道。\"
\"待某斩了这奸贼再与盟主分说!\"孙坚怒目圆睁欲再出刀。
\"颜良文丑!\"袁绍拍案而起。话音未落,两员虎将已钳制住孙坚——镔铁大刀架住古锭刀,点钢枪直指咽喉。
帐外骤然传来怒喝,程普三人持剑冲入,刀光剑影间与河北双雄形成对峙之势。
孙文台正在气头上,忽听曹操上前劝道:\"诸位且慢动手,大敌当前,当以大局为重。\"
袁绍沉思片刻,便让颜良文丑退下。两位猛将收刀而立,威风凛凛地站在袁绍身后,宛如两尊门神。
曹操捋着胡须,暗自比较着自家小将与这两员虎将:\"甲弟年纪虽轻,却不输他们半分。\"
孙坚强压怒火,将古锭刀收回。他明白今日难有结果,只能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原来袁术听信谗言,克扣粮饷,致使江东子弟兵伤亡惨重。
在场诸侯闻言纷纷叹息,目光中满是同情。袁绍拍案怒斥:\"公路,你可知罪?\"
袁术急忙辩解:\"都是手下那个谋士进谗,我这就取他首级给孙将军赔罪!\"说完便命单雄信去取人头。
不一会儿,那个倒霉的文士头颅就被扔在了孙坚脚下。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令人唏嘘。
“孙将军,为表歉意,我愿奉上五百匹骏马与五千石粮草。”
袁术咬着牙说道,战马在关东乃稀罕之物,价值连城,此刻却要拱手送人。但眼下唯有如此才能平息孙坚怒火。
“孙将军意下如何?”
袁绍与曹操齐声问道,目光都落在孙坚身上。
“盟主,此事就此作罢。夜战疲惫,孙某先行告退。”
孙坚抱拳一礼,带着程普、黄盖、韩当大步离去,背影决绝。
“既然孙文台与袁公路之事已了,我等该筹谋攻克虎牢,直取洛阳,诛杀伍奎、董贼!”提及伍奎,袁绍眼中怒火更甚,此人手刃其至亲,仇恨远超董卓。
“谨遵盟主号令!”
众诸侯齐声应和。
“诸位速回营整军,明日兵发虎牢。”
袁绍兴致已被搅乱,挥手道:“今日议事到此为止。”
待众人散去,曹操在归途问身侧小将:“公然,今日帐中局势你如何看?”
“主公,孙坚、颜良、文丑皆乃万人敌,公孙瓒麾下那三人亦非等闲。”
“哦?”曹操哑然失笑,转而问道:“若与这六人交手,你有几分把握?”
“主公放心!”罗成枪尖轻颤,傲然道:“凭我掌中银枪胯下白马,定叫他们俯首!”
“得公然相助,我心甚慰。”
曹操负手前行,想起今日诸侯各怀心思,眉头渐锁,眼中却闪过一丝异样光芒。
当十八路诸侯誓师出征时,虎牢关内的伍奎终于苏醒。他揉着酸痛的臂膀苦笑:
“强行提升武力的代价竟如此之大……系统,汇报制衡人选吧。”
「叮!正在生成制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