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2)
姚广孝胸有成竹:\"北海孔融虽为名士,却不知兵。黄巾渠帅管亥屡犯其境,孔融必于会盟后邀使君同往平乱。\"
\"为何断定他必邀我而非他人?\"刘备追问。
姚广孝意味深长地吐出四字:\"正因...使君...势弱。\"
刘备闻言抚掌而笑,当即郑重行礼:\"愿拜先生为军师,**大业。\"
姚广孝微微欠身:\"此乃微臣之幸。\"
\"我得广孝,如高祖得子房啊!\"刘备开怀的笑声在营帐中回荡。
与此同时,赵匡胤帐内烛火通明。武安国抱拳致意:\"多谢赵将军与高兄弟相助之恩,连累高兄弟负伤,某实在过意不去。\"
赵匡胤连忙搀扶:\"武将军言重了,同为汉室效力,理当如此。\"
臂缠绷带的高怀德爽朗笑道:\"区区小伤何足挂齿。\"
赵匡胤似不经意道:\"只是孔北海对将军的态度,实在令人心寒。\"
武安国拳头紧握又松开,最终长叹一声:\"此事不提也罢。夜色已深,末将告退。他日将军若有差遣,武某定当效犬马之劳。\"
赵匡胤遥遥目送武安国踏入夜色深处,直至对方的身影完全消融在黑暗中。高怀德按捺不住心中疑惑,凑近问道:\"主上为何对此人如此礼遇?甚至不惜代价相救?\"
赵匡胤笑而不答,目光转向静立一旁的谋士赵普。赵普会意,轻抚长须道:\"青州黄巾猖獗,孔融势单力薄,唯有武安国可堪大用。若能将此人收归麾下,日后谋取青州便如虎添翼。\"
\"主上深谋远虑!\"高怀德恍然大悟,抱拳赞叹。赵匡胤负手而立,眼中闪烁着莫测的光芒,似在筹谋惊天棋局。
......
曹操军帐内烛火通明,新晋谋士戏志才正与主公密议。曹操凝视着案上舆图沉声问道:\"此次讨董之役,卿以为结局如何?\"
\"恕臣直言,\"戏志才躬身进谏,\"联军各怀异心,恐难竟全功。\"言罢担忧地望向主公。他深知曹操对此战寄予厚望,欲借机铲除盘踞西凉的劲敌。
曹操怅然长叹:\"兖州四战之地,西凉铁骑朝发夕至。本想借此役除患,如今...\"指尖重重敲在案几上,震得烛火摇曳。
戏志才见状劝慰道:\"董卓沉迷酒色,膝下无嗣。其麾下吕布、李傕等人拥兵自重,迟早生变。况且青徐沃野千里,正待明主取之。\"稍作停顿又补充道:\"主公首倡义举,天下归心。此战无论成败,贤才必将蜂拥来投。\"
\"善!\"曹操闻言拊掌大笑,眼中精光迸射,\"有卿等肱股之臣相助,何愁大业不成!\"挺直的身躯虽不甚高大,却已显露出枭雄气度。
戏志才暗自颔首,最欣慰的莫过于主公这份愈挫愈勇的坚韧。
......
\"未曾想刘玄德兄弟竟有这般能耐!\"冷哼声中透着震惊。
**文案
夜色深沉,袁绍在中军大帐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低沉的嗓音回荡在帐内:“公孙瓒得了此人相助,日后必成大患!”
谋士郭图上前一步,恭敬道:“主公,刘备虽与公孙瓒有同门之谊,却非甘居人下之辈。此等人物,岂会甘心受公孙瓒驱使?”
袁绍目光微动,转向另一谋士逢纪:“元图,你意下如何?”
逢纪略一沉吟,道:“主公,公则所言不差。刘备不过是暂附公孙瓒麾下,并未真心归附。眼下当务之急,是削弱诸侯之势,尤其是公孙瓒及其白马义从,必须尽早铲除。”
郭图闻言,连连点头。此时的袁绍麾下谋士尚少,子嗣年幼,仅有渤海一郡之地,郭图与逢纪尚未如同日后那般明争暗斗,反而同心协力。
袁绍停下脚步,目光深沉:“若无刘关张三兄弟相助,公孙瓒不足为惧。至于白马义从,日后再徐徐图之。明日我便令众诸侯强攻虎牢,借此消耗联军与董卓之力。”
夜风呜咽,不知多少人在暗处筹谋,又有几人辗转难眠。
另一边,伍奎结束战事回到府邸,沐浴更衣后独自闭门不出,在卧房中凝神**。
片刻后,他低声默念:“系统,我要召唤一文一武。”
**“滴——”冰冷的机械声在脑海中响起,“宿主当前功德点150,业力点110,开启文士与武将召唤!”
“滴——随机召唤文士,恭喜宿主获得前秦名相王猛——武力50,统帅98,智力100,政治100。植入身份为北海郡剧县平民,怀才不遇,请宿主尽快招揽。”
系统话音刚落,伍奎心头剧震,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连呼吸都为之一滞。
“王猛……竟然是王猛!”他喃喃自语,眼中迸射出狂喜之色。
“从今日起,我也有了自己的谋主!这数据……简直令人眼红!”
强压下激荡的心绪,伍奎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闪过王猛的生平事迹——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人,前秦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一统北方,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病逝前曾向苻坚进谏,提议铲除西羌与鲜卑的贵族势力,并告诫不可仓促征讨东晋。然而失去王猛辅佐的苻坚日渐骄纵,最终在淝水遭遇惨败,强盛的前秦帝国随之土崩瓦解。王猛的临终谏言虽简短,却关乎国家命运,字字千钧。八年后局势发展完全印证了他的卓识远见。苻坚兵败后追悔莫及,终成千古遗恨。
\"只是王猛尚在北海剧县,相距甚远...\"伍奎思及招揽之事颇感棘手,不由暗忖:\"须加快行动,若被他人捷足先登就麻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