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2)
战鼓声中,数百名壮汉将巨石装入机栝。随着校尉一声令下,二十块巨石破空而出,直扑城头......
---
校尉一声令下,二十块巨石骤然腾空,破风的尖啸撕开凝滞的空气,仿佛连气流都被碾出哀鸣。
袁绍倚着城垛,嘴角噙着讥诮望向汉军阵地,却在下一秒瞳孔骤缩——那些裹挟死风的黑影竟未如预想般坠在墙根,反而像索命黑鸦般直扑城楼!他僵立原地,甚至忘了闪避,只眼睁睁看着石影在视线中急速膨胀。
满城文武死寂中,文丑与高思继的枪锋率先划出银弧。“主公当心!”金铁交击的爆响震得二人虎口炸裂,猩红血线顺着崩飞的枪杆溅落,一杆长枪竟“铮”地没入青石地砖三寸。被枪势带偏的巨石擦过袁绍衣袍,将郭图半截身子夯进地底。碎石坑里只余四肢抽搐,黏稠血浆正顺着石底蜿蜒爬行。
众人蜷缩在城垛后发抖,袁绍抱头蜷成团,扭曲的面容再不见往日倜傥:“怎会如此……怎会!”嘶哑的喃喃混在接连不断的轰隆声里。远处,鲁班设计的投石车正以十组轮替保持着死亡节奏,磨盘大的飞石在城墙上凿出蜂窝般的巨坑。
某块巨石呼啸掠过城头,慌乱的守军中有人扑倒,有人呆立。砖石崩裂的闷响过后,半条街的屋舍像积木般塌陷,梁木断裂声与百姓惨嚎交织成片。
---
几个反应迟钝的袁军士兵仰头望着呼啸而来的巨石,竟吓得呆若木鸡。巨石在他们瞳孔中急速放大,最终轰然掠过城堞,在墙面上砸出深坑。
那些来不及躲避的士兵瞬间被撞得血肉横飞,有人当场肚破肠流,脑浆与残肢散落在墙角。巨石余势未消,在城墙上弹跳翻滚,又碾碎了十余名袁军,方才坠入城内。
每当巨石撞击城楼,整段城墙都随之震颤。漫天烟尘中,袁军士兵的视野完全模糊,惊恐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汉军阵营里,士兵们目睹敌军狼狈逃窜的模样,不禁痛快地握紧了拳头。
伍奎冷眼观察着战场。这些飞石看似在摧毁城墙,实则在瓦解敌军斗志——袁军的士气已然崩溃。
「继续发射!」校尉亢奋的吼声回荡不休。投石车轮番作业,始终保持着密集攻势。
待烟尘渐散,城墙已是千疮百孔。再无袁军敢立於城头,全都蜷缩在掩体後瑟瑟发抖。见时机成熟,伍奎猛然挥戟高呼:「架云梯!攻城!」
震天的喊杀声中,汉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灰头土脸的袁绍刚探出头,便见敌军正蜂拥攀城,当即失声惊呼:「快御敌!全都起来迎战!」
城墙上的袁军士兵早已被汉军的投石攻势震慑得魂飞魄散,蜷缩在垛口下不敢抬头。飞石轰鸣的余威仍在每个人心头萦绕,生怕稍一动弹就会步上满地残肢的后尘。袁绍的怒吼声在城墙上回荡,却无人响应这位暴怒的主公。
\"都给我站起来!\"袁绍挥剑劈砍着瑟瑟发抖的士兵,锋刃染上暗红的血迹。然而即便鲜血浸透战袍,仍旧无人敢起身迎敌。
田丰吐出嘴里的沙土,沙哑着嗓子劝道:\"军心已溃,廮陶必失。主公不如暂退任县,另谋良策。\"
当啷一声,宝剑坠地。袁绍望着城外猎猎旌旗下的伍奎,忽然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颓然摆手:\"撤......都撤吧......\"
在高思继等人的搀扶下,袁绍仓皇撤离城楼。不过半日功夫,汉军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这座郡治要地,墨底金边的\"伍\"字大旗在城头舒展开来。
汉军并未乘胜追击。伍奎站在廮陶城头远眺南面烟尘——袁绍虽败走任县,麾下两万精锐犹在,更有高思继、文丑这等猛将和田丰等谋士随行。贸然追击恐中埋伏,此乃兵家大忌。
更重要的是,平定河北绝非朝夕之功。每取一城都需整顿吏治,更易官员,彻底消除袁氏影响。若只顾攻城略地而不善后方经营,与流寇何异?昔年黄巾之祸犹在眼前,伍奎岂会重蹈覆辙。
郡守府内,伍奎环视帐下文武:\"袁绍已退守任县,诸位以为下一步当如何?\"
尉迟恭摩拳擦掌道:\"自然是穷追猛打!\"这番话引得不少将领点头附和。
伍奎摇头失笑:\"敬德啊,你真该多读些兵书了。\"
尉迟恭摸着脑袋,咧嘴笑道:\"大哥,俺老尉迟大字不识几个,看书比上阵杀敌还难!还是让我带兵打仗吧!\"
众将领闻言哄堂大笑。伍奎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从容不迫的房玄龄:\"玄龄,你来分析我军为何要驻守廮陶。\"
房玄龄上前一步,声音清亮:\"我军现驻廮陶,北接常山,南邻魏郡,东靠安平。可谓深陷冀州腹地,四面皆敌。若贸然进兵,恐后路被断,粮草耗尽,全军危矣。\"
尉迟恭拍着脑门连连称是,眼中疑虑一扫而空。伍奎待房玄龄退下后沉声道:\"传令全军:巩固现有城池,整顿粮草,严阵以待。至于袁绍...暂且让他多活几日。诸位且先退下吧!\"
众将齐声领命告退。待众人离去,伍奎支开侍卫,独自**。他闭目凝神,在脑海中唤道:\"汇报上次廮陶战役的制衡名单。\"
\"叮——宿主攻克廮陶,奖励功德点50,业力点50。现有功德点100,业力点60。本次共召唤5名制衡人物:\"
\"其一:梁山李应,现为袁绍部将。武力88,统帅56。\"
\"其二:梁山张青,现于历城经营客栈。武力72。其妻孙二娘一并出世,武力68。\"
\"其三:春秋猛将南宫长万,现效力孙坚。武力100,持三叉银龙戟加持。\"
\"其四:战国赵奢,现为赵匡胤堂弟。统帅97,智力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