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2)
象龙马疾驰如电,转眼便载着二人抵达廮陶城。入城后伍奎立即安排侍从为同伴梳洗更衣,辟出静室供其休憩。
待安顿妥当,伍奎急召众将及房玄龄、荀攸两位谋士至正堂议事。他命令各部加强城防戒备,提防袁军突袭。房玄龄因具贞观名相之才,被委以治理廮陶政务之责。
光阴似箭,转眼新兴三年冬月已至。在房玄龄治理下,冀北民生安定,韩馥与袁绍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正当伍奎欣慰之际,却不知任县城中袁绍正与幕僚密谋对策。
自失守廮陶后,袁绍残部退守任县。溃散士卒闻讯来投,使其声势稍振。
任县大堂内,未及五旬的袁绍已是两鬓染霜,憔悴面容透着寝食难安。这位四世三公的贵胄此刻疲惫开口:\"诸君,伍奎夺我疆土,戮我将士,可有何良策?\"
沉寂良久,田丰出列进言:\"主公,敌军兵锋正盛,更备投石利器。困守非良策,当以攻代守,双管齐下。\"
袁绍眼中精光乍现:\"愿闻其详。\"
田丰从容道:\"请主公坐镇任县阻敌沱水,若使敌军渡河,魏郡千里平川恐难保全。\"见袁绍颔首,田丰继续剖析战局要领。
田丰正了正神色,继续谏言道:\"敌军劳师远征,粮秣转运艰难。主公不妨遣一员骁将率精骑突袭,断其粮道。伍奎纵有通天之能,三军断炊亦难以为继。\"
袁绍闻言双目一亮,颓靡之色一扫而空,正欲发号施令,忽被郭图截住话头:\"田兄此计虽高,却漏算了一着。\"
田丰眸中锐芒微闪:\"愿闻其详。\"
郭图捋须轻笑:\"冀北诸县已归顺伍奎数月,就地征粮岂非便利?何须远从幽州调运?\"
沮授不待询问便出列解析:\"冀北地瘠民贫,存粮有限。伍奎志在长久经营,必不敢横征暴敛失了民心。\"
郭图顿时哑然,悻悻退下。袁绍拍案而起,杀气凛然:\"着袁崇焕、高思继率千骑截粮!若再失利,军法处置!\"
二将慨然领命:\"末将誓死建功!\"当即点兵北进。
当夜幕低垂,议事厅内仍灯火通明,直至更深夜静方散。
三日后
高邑城外官道
五百汉军押着蜿蜒粮队疾行。为首校尉不断喝令:\"速速前进,务必在天黑前入城!\"手中长枪始终警惕地扫视着道旁密林。这支由王猛日夜筹措的粮队,正载着全军希望向廮陶疾驰。
校尉言罢,眉头深锁,极目远眺。自进入高邑地界,他便心绪难安,似有祸事将临。思及此,他愈发焦躁,连声催促士卒疾行,唯恐迟则生变。
\"杀尽汉军,焚其辎重!\"骤然间,大道上烟尘蔽日,铁骑如潮。绣着\"袁\"字的大纛猎猎作响,惊得校尉魂飞魄散,仓皇高呼:\"列阵迎敌!\"
然为时已晚。袁军铁骑势若奔雷,汉兵尚未结阵便遭屠戮。骨骼碎裂声与哀嚎此起彼伏,场面惨烈。
高思继与袁崇焕双骑并出,枪影如龙。特别是高思继那杆梅花亮银枪,所到之处汉军溃不成军。不消片刻,五百押粮汉军尽殁,粮草俱焚。那校尉更是一招未过,便被银枪贯胸而亡。
此后数日,杨氏、平棘接连告急。袁军连劫三支粮队,累计焚毁八万石军粮,斩杀两千余众。
廮陶城议事厅内,伍奎捏着战报的青筋暴起。袁绍此举彻底激怒了他——不仅劫粮,更屠戮民夫。
\"袁贼欺人太甚!\"伍奎将竹简重重摔在案上,\"杨再兴、许褚听令!即赴中山国.....\"他忽然压低嗓音,后话化作耳语。
杨再兴与许褚抱拳领命,迅速离开大厅。
房玄龄目送二人离去,随即上前进言:“主公,将士们已休养多时,眼下正是攻打任县的最佳时机。”
伍奎眼中寒光闪过,沉声道:“传令全军,立刻进军任县!”
众将齐声应诺,声震屋宇。
汉军自廮陶城倾巢而出,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声势浩大。为确保行军途中不扰百姓,伍奎颁布四条严令:擅闯民居者斩!欺凌妇女者斩!毁坏农田者斩!劫掠财物者斩!
起初仍有兵卒心存侥幸,待数颗人头落地后,全军肃然,再无一人敢违抗军令。
数日后,大军抵达任县十里外扎营,养精蓄锐,准备次日攻城。
与此同时,杨氏县的山谷中隐藏着千余袁军骑兵。袁崇焕立于坡上,望着士气高昂的部下,面露得色。这月余来,他多次截获汉军粮草,歼敌数千,一雪前耻。
然而近日汉军运粮队逐渐减少,袁崇焕正感遗憾时,斥候飞马来报:“将军,山谷外发现大批汉军粮车,至少五万石军粮,护卫千余人!”
袁崇焕闻言大喜,跃上战马高呼:“儿郎们!随我截杀汉军,立功就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