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 > 第90章

第90章(1/2)

目录

为求名正言顺,曹操上表洛阳朝廷请封兖州牧。按常理本该向蓟城刘辩称臣,但因与伍奎有不共戴天之仇,只得向董卓掌控的朝廷求封。董卓虽恨曹操昔日背叛,却忌惮其势大,只得顺水推舟加封镇西将军之职,又纳贾诩之计封陶谦为镇东将军以作制衡。

这日曹府张灯结彩,兖州文武齐聚庆功。端坐主位的曹操虽身形短小,却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下首文臣以荀彧领头,郭嘉、程昱等谋士依次列席;武将则以夏侯惇为首,夏侯渊、曹仁等悍将分列左右,济济一堂尽显鼎盛之态。

\"仰仗诸君夙夜操劳,方有今日局面!\"曹操举杯痛饮,目光扫过座下英才,难掩欣喜。

正当宾主尽欢之际,忽有探马疾驰入府:\"报!徐州牧陶谦病逝,州内共推赵匡胤继任。此人已命其弟赵光义率五万大军进犯泰山郡!\"

\"当啷\"一声,曹操手中酒杯跌落,酒水浸湿衣袍。满堂欢声戛然而止,众人脸上欣喜未褪又添惊诧,连素来镇定的荀彧、郭嘉也露出讶异神色。

【血色兖徐】

黑檀木案几被倚天剑劈出火星,曹操按住剑柄的手背青筋暴起。\"好个黄口小儿!\"他眯眼望着探马送来的染血帛书,引得程昱手中麈尾猛然一颤。

兖州初定的节骨眼上,徐州五万大军已压境奉高。荀彧注意到主公今日竟换了紫色锦袍——每逢**见血时才会穿的战袍。\"传令。\"曹操突然抓起案上蜜浆一饮而尽,琥珀色的液体顺着胡须滴在堪舆图上,\"明日卯时,我要在奉高城头看日出。\"

帐下众将还未反应过来,又闻铁器铮鸣。原来那削铁如泥的倚天剑,此刻正钉在徐州地界上嗡嗡作响。

【龙旗猎猎】

泰山北麓的晨雾里,赵字大纛旗被秋风扯得笔直。杨业伸手接住飘落的马鬃毛——这是今晨第三根自然脱落的战马鬃毛。老将军突然用刀柄捅了捅身旁的李继隆:\"瞧见没?主公今日的犀角冠。\"

大帐中枢,赵光义正用金错刀割着烤鹿腿。新出世的秦桧捧着竹简欲言又止,却见主公突然将肉刀**地图上的奉高城位置。\"诸位可知...\"沾满油脂的手指划过泗水流域,\"当年楚霸王火烧阿房宫,用的就是泰山松明。\"

想到这里,赵光义目光炯炯扫视帐中诸将,高声说道:\"刚接到探马急报,曹操正率八万步骑疾驰奉高。本帅决定明日全军压境,誓要攻破这座兖州门户!\"

\"愿随将军死战!\"众将齐声应和,帐内顿时杀气弥漫。

翌日拂晓

战鼓震天响彻云霄,五万赵军列阵城下。枪戟如林寒光耀目,旌旗猎猎遮天蔽日。冲霄杀气惊得飞鸟绝迹,整座城池都在铁蹄声中震颤。

城楼上的李典望着黑压压的敌军,不由倒吸凉气——三千守军要对阵五万虎狼之师,这悬殊兵力让他心头蒙上阴霾。

\"主公援军何时能至?\"他低声自语。转头看向周围士卒,只见众人面如土色,握着兵刃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军心涣散至此!

李典张了张嘴,终究没说出鼓舞的话。在十倍兵力差距前,任何豪言壮语都显得苍白可笑。

咚!咚!咚!

赵军进攻的鼓点骤然炸响。三路精兵踏着整齐步伐逼近城门,杨业、李继隆、荆嗣三员虎将各率一军。

\"放箭!\"李典厉声喝令。

千张强弓应声齐发,冲在最前的五百赵军顿时扑倒。但这微小伤亡对五万大军不过九牛一毛,后续部队踩着同伴**继续冲锋。盾牌与战刀在阳光下闪烁,数十架云梯轰然搭上城头。

\"杀上去!\"

杨业挥动金背大刀,猿猴般蹿上云梯。几个起落便跃至城垛,吓得守军慌忙推下滚石。巨石呼啸坠落,却被杨业侧身闪过,在墙砖上砸出火星四溅的深坑。

千钧一发之际,杨业暴喝一声,手中金背朝阳刀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起。巨石应声炸裂,碎石如雨纷飞,他却仅沾了些许尘土,毫发无损。

曹军百夫长瞳孔骤缩,被这惊天一刀震得心神失守,竟忘了呼吸。

\"起!\"

杨业虎躯一震,猿臂舒展间已攀上城垛,一个鹞子翻身便稳稳立在了城楼之上。

远处赵军阵中,赵光义抚掌大笑:\"好个万人敌!得此虎将,何愁大业不成?\"随侍在侧的秦桧立刻谄笑:\"主公英明神武,杨将军骁勇无双,今日必奏凯歌。\"

赵光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野望。他凝视奉高城头,仿佛已看到自己站在徐州权力之巅的景象。当年被兄长抛弃的屈辱记忆突然涌上心头,令他五指深深掐进掌心。

城楼另一侧,李典望着突然出现的魁梧身影,嘴角勾起冷笑:\"孤身闯城?当真是活腻了!\"他长枪一挥:\"取此人首级者,赏百金!\"

十余曹兵蜂拥而上,却见杨业身形如鬼魅般闪动。金刀横扫处,寒芒过隙,十余具躯体竟齐腰而断。鲜血喷涌间,李典额头已沁出豆大汗珠。

\"还有谁?\"杨业横刀立马,声如雷霆。染血的金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照得曹军将士面如土色。

曹兵望着杀气腾腾的杨业,个个面露惧色,你瞅我我瞅你,谁都不敢先上,只听得一片咕咚咕咚咽唾沫的声响。

城下的赵军将士瞧见杨业势如破竹杀上城头,顿时士气大振,喊杀声震天动地。

\"继业真乃我等楷模!\"

正在攀城的荆嗣与李继隆听得欢呼,不由齐声赞叹,精神为之一振,手脚愈发利落,蹭蹭地往上蹿。

赵军攻势如潮,城头防线接连告破。李典顾此失彼,东奔西走救火,非但没能稳住阵脚,反令守军全线动摇。转眼间,垛口上已立满赵军士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