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神匙迷航 > 第37章 星图入手

第37章 星图入手(1/2)

目录

光之迷宫如潮水般退去,现实的轮廓重新在感官中凝聚。脚下是熟悉的、粗粝的火山岩,带着南太平洋特有的湿润气息。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远处的礁石,发出永恒的轰鸣。帕罗石像和它的同伴们恢复了亘古的沉默,眼窝中的光芒彻底熄灭,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考验只是一场集体的幻觉。

但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林枫深吸一口气,清凉的空气涌入肺腑,驱散了意识深处残留的眩光感。他第一时间看向自己的同伴。白鹤兰正微微蹙眉,似乎在快速处理着脑海中残留的庞大信息;伊莎贝尔眼神清澈,带着一种与自然更深层次的联结感;索菲亚则下意识地摸了摸耳后的通讯器,确认现实世界的连接,脸上掠过一丝如释重负;而奈芙蒂斯——

她几乎是踉跄了一下,随即手忙脚乱地捧起一直挂在颈间的那个石板样式、边缘流淌着微弱能量纹路的特殊数据板。那数据板此刻正发出急促而柔和的嗡鸣,屏幕自主亮起,无数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符号、光点和能量流线条正如瀑布般疯狂刷新中国,构建着一个极其繁复且动态变化的立体图谱。

“成了……真的成了!”奈芙蒂斯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她紧紧盯着屏幕,眼睛一眨不眨,仿佛害怕眼前的景象会突然消失,“星图……完整的,不,至少是当前状态下最完整的‘地球灵脉网络星图’!它……它直接烙印在我的意识里,然后被‘秘典之板’同步接收并具象化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就连一向冷静的白鹤兰,也忍不住上前一步,凝神细看。

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天文星图,而是一个以地球为蓝本的、活着的能量动态模型。大陆与海洋的轮廓依稀可辨,但构成它们的,是无数明暗不一、缓缓脉动或急速流动的光点和能量线条。

“看这里,”白鹤兰指向图谱上几条贯穿大洋的、异常明亮粗壮的能量带,“与卫星监测到的全球洋流和地幔热柱活动高度吻合,但精度和细节远超我们现有的任何模型。这些是主能量通道。”

“还有这些节点,”伊莎贝尔指着分布在各大洲和海洋的一些关键光点,有些光点稳定如恒星,有些则闪烁不定,“它们与已知的远古遗迹、特殊的自然能量汇聚点完全对应……但也有很多,是未知的。”她的手指划过一片广袤的沙漠区域,那里有几个光点正散发着不祥的暗红色。

奈芙蒂斯放大了一个位于青藏高原、光芒尤为纯净稳定的节点:“冈仁波齐……能量输出稳定,仿佛一个巨大的稳定器。”她又迅速切换到百慕大区域,那里代表亚特兰蒂斯的光点虽然明亮,但周围缠绕着一些紊乱的能量丝线,显示其仍未完全平复。

林枫的视线则牢牢锁定在北非,那片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在那里,一个巨大的、呈现规整同心圆结构的地质构造——“撒哈拉之眼”,在星图上显示为一个极度刺目的、不断向内收缩又猛然爆开的暗红色漩涡。其能量紊乱的强度,在整张星图上都显得鹤立鸡群,仿佛一个在星球表皮上恶性发作的脓疮。

“撒哈拉之眼……”林枫的声音低沉下去。不需要任何数据说明,仅凭那视觉上的冲击力,就能感受到那里蕴含的极度危险和不稳定。它就像一个即将过载爆炸的反应堆,不断抽取并扭曲着周围庞大的地脉能量,其紊乱的波动甚至隐隐干扰着邻近欧洲和西亚的能量场稳定。

“能量读数爆表!”白鹤兰迅速调用“星梭”号上的远程传感器进行粗略扫描,与星图数据交叉验证,“该节点的能量压力已接近临界阈值。根据模型推演,如果放任不管,它在未来七十二小时到一周内发生剧烈能量释放的概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七!释放后果……足以引发波及整个北非乃至南欧的超级沙暴、剧烈地质变动,甚至可能短暂撕裂局部空间结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