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尾声与回响(1/2)
当最后一艘载着来访代表的空艇,在夕阳的金辉中升空,驶离“自由之城”的港口,持续了数日的、极致的喧嚣与忙碌,终于如同潮水般退去。
城市恢复了往日的运行节奏,能量脉络平稳流淌,生态穹顶内绿意盎然,建设的声音依旧在远处嗡鸣。但一切都不同了。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那些震惊的叹息、热烈的讨论和签署协议时的笔墨气息。这座海上孤城,已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真正地、不可逆转地,踏上了世界的舞台。
博览会,圆满落幕。
它的影响,却如同巨石入水后不断扩散的涟漪,刚刚开始显现。
全球舆论的定性:几乎所有的国际主流媒体,无论其政治立场如何,都不得不使用类似的标题来定义这次事件:
“划时代的对话:‘自由之城’博览会重塑未来图景”
“科技、理念与力量的完美展示:人类文明迎来新极”
“旧秩序的挑战者?还是新纪元的引路人?‘自由之城’留给世界的思考”
林枫的演讲、“源文明”的公布、技术奇观的震撼、无声威慑的冰冷,以及最后人才抉择的冲击……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幅过于庞大和复杂的画卷,迫使整个世界必须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这个突然崛起的实体。它不再是“神秘组织”,而是“科技圣地”、“未来象征”、一个必须与之对话和合作的强大存在。
各方代表的复杂心情:离开的代表们,带着签署的合作协议,也带着满腹的复杂心绪。
·克罗格将军坐在返回的专机上,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城市轮廓,脸色阴沉。他带回的,不是胜利,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战略稳定框架》和深深的无力感。北美联邦必须重新评估所有的全球战略,一个他们无法用武力慑服的力量中心出现了。
·德法两国的代表则更多是兴奋与紧迫感交织。他们拿到了联合研究院的入场券,但也深知,必须加快步伐,否则在“自由之城”引领的这场科技革命中,欧洲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小国代表们则心满意足,他们带着实实在在的技术合作承诺和建交公报返程,感觉自己抓住了一次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那些留下的科学家们,则站在新的公寓窗前,望着这座奇迹之城,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投身伟大事业的豪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