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神匙迷航 > 第133章 “龙渊”初成

第133章 “龙渊”初成(1/2)

目录

---

龙国首都,国家会议中心东区谈判厅。

巨大的环形谈判桌一侧,坐着以索菲亚为首的守望者帝国代表团,成员不过七人,却个个神色沉静,眼神中透着科技强国带来的自信。另一侧,龙国的谈判团队人数逾二十,涵盖了外交、科技、国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阵容庞大,准备充分。

厅内气氛凝重,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角力。经过前期的试探与破冰,真正的核心谈判今日才正式拉开帷幕。双方都清楚,今天在这里敲定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文明格局。

“关于联合研究机构的命名,”龙国一位文化顾问率先开口,推了推眼镜,“我方建议称为‘华夏-守望者联合研究中心’,清晰明了,符合国际惯例。”

索菲亚微微一笑,笑容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联合研究中心’的称谓过于常见,难以体现我们此次合作的开创性与独特性。我提议,命名为‘龙渊联合研究院’。”

会场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龙国的代表们交换着眼神,显然对这个充满东方古典韵味,却又并非官方传统词汇的名称感到意外。

“龙渊?”郑老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索菲亚女士,这个名字可有说法?”

“自然。”索菲亚从容不迫,她早已做足功课,“‘龙’,象征着贵国悠久灿烂的文明与腾飞的潜力;‘渊’,意为深潭,寓意知识的深不可测与智慧的沉淀。‘龙潜于渊’,既符合联合研究院潜心钻研的定位,更象征着在此汇聚、等待一飞冲天的无限潜能。这不仅是东西方智慧的融合,更是我们对未来共同的期许。”

一番解释,既展现了索菲亚对龙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又精准切中了合作的核心精神。龙国几位资深文化学者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郑老与身边几位负责人低声交换意见后,脸上露出笑容:“‘龙渊’……好!这个名字寓意深远,我方没有异议。”

首个议题顺利通过,为谈判开了个好头,但接下来的才是硬仗。

“关于研究院的地点,”龙国科技部代表接过话头,“我方建议主体设在龙国首都,依托现有的顶尖科研院所资源,效率最高。贵方可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

“我方反对。”索菲亚立刻回应,语气平和却斩钉截铁,“龙渊研究院必须是平等合作的象征,而非任何一方的附属。我提议,采用双总部模式,分别设立于帝国‘自由之城’与贵国东南沿海的宁州市。两地研究院通过网络实时同步数据,共享算力,构成一个虚实结合的整体。这既能体现对等,也能利用两地不同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宁州是龙国经济与科技重镇,也是此次台风危机中受帝国技术援助的城市之一,选择此地颇具深意。龙国方面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有人认为数据实时同步存在安全风险,有人则认为双总部更能体现合作诚意。

“数据安全如何保障?”一位安全领域的代表尖锐提问。

“我们将采用‘镜湖’加密协议,”索菲亚早有准备,“这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与灵能符文的混合加密技术,数据双向流动但核心密钥分段持有,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解密全部数据流,确保过程透明且结果共享的同时,保障彼此的核心数据安全。”

这个方案技术超前,构思巧妙,既解决了对方的担忧,也守住了己方的底线。经过近两小时的拉锯,龙国最终接受了双总部方案。

研究范围的界定则更加敏感。

“研究院应聚焦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领域,”索菲亚展开一份清单,“例如,民用级环境改造技术,共同应对气候异常;基于能量晶体的非侵入式医疗技术,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水平;联合生态农业项目,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这些都是‘低敏感度科技’,惠及全人类,符合我们双方的共同利益。”

龙国方面则希望将“新能源应用技术”、“材料科学”等更接近工业基础的领域纳入。

“索菲亚女士,民用环境改造技术范畴过于宽泛,其中涉及的大气能量调度模型,是否包含了贵国在台风干预中使用的部分核心技术?”一位专家质疑道。

“我们分享的是应用层面的技术包和接口标准,而非底层理论架构。”索菲亚应对自如,“就像我们使用计算机无需理解每一个晶体管的原理。龙渊研究院的目的,是整合双方的技术路径,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而非单向的技术转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