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郭太后亲吻刘均之天下局势只不过一盘棋而已(二)(2/2)
刘钧恍然大悟,连日来压在心头的疑虑豁然开朗。他望着郭皇后,忽然觉得这枕边人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最得力的谋士,那些朝堂上老臣看不到的关节,她却能一语道破。“亏得有你。”他握住她的手,声音里满是赞叹,“若不是你点透,朕还真没料到符太后有这般心思。”
“不是我聪慧,是我站在局外,看得更清楚些。”郭皇后笑着摇摇头,“朝堂上的大臣们要么念着旧仇,要么盯着眼前的战事,哪有心思去想汴梁城里的后宅算计?可这天下事,往往就藏在这些算计里。”
她忽然想起什么,又道:“对了,夫君派去汴梁送密信的人,得叮嘱他悄悄去见符太后的亲信。赵匡胤那边要送信,符太后那边也得递个话,就说北汉愿与后周‘共御辽人,共安天下’,把‘牵制赵匡胤’的意思透给她。这样一来,符太后定会暗中推一把,让赵匡胤不得不考虑与我们结盟。”
刘钧连连点头,立刻唤来内侍,叮嘱他快马追上送密信的使者,补上这道吩咐。内侍领命离去后,他重新坐回软榻,望着郭皇后道:“这么说来,我们只需等着赵匡胤与符太后的反应就好?”
“也不全是。”郭皇后语气郑重起来,“我们得趁这段时间做两件事。其一,让刘继业加紧操练禁军,尤其是骑兵,若赵匡胤答应结盟,我们得真能拿出牵制辽人的实力;其二,让刘继颙多派些细作去辽营,把‘辽周勾结’的消息散出去,挑动辽军内部的矛盾,让耶律璟猜忌耶律罨撒葛,这样他们就没心思对付我们了。”
她顿了顿,又道:“还有内宫的粮草,我已经让人去办了,明日就能变卖一部分,先给太原城外的流民送去些救济粮。等开春后,再让人去介休周边开垦荒地,总能多收些粮食。”
刘钧望着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诸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郭皇后说的这些事,桩桩件件都关乎北汉的存亡,她虽在后宫,却比谁都清楚该如何守住这片土地。“委屈你了。”他轻声道,“本该是朕操心的事,却让你劳神费力。”
郭皇后倾身靠在他肩头,指尖轻轻划过他的手背:“夫妻本是一体,夫君的事就是我的事。何况,能陪着夫君在这乱世里守着一方百姓,看着继恩继元长大,我心里踏实。”
她抬头望着刘钧,忽然笑了,眼底映着长明灯的光晕:“再说,等将来我们真的摆脱了辽人的控制,甚至能在这天下棋盘上多占几分地,夫君可得许我一件事。”
“你说,朕都答应你。”刘钧立刻道。
“我想去晋阳湖边上种一片兰花。”郭皇后轻声道,“小时候听我娘说,兰花最是坚韧,再冷的天也能熬过去,开春就能开花。到时候我们带着继恩继元,坐在湖边看花,再也不用操心战事与粮草,多好。”
刘钧的心猛地一软,眼眶竟有些发热。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愿望,背后藏着的是她对安稳生活的期盼,也是对北汉未来的期许。“一定。”他紧紧抱住她,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朕定会让你种上满湖的兰花,再也不用受这战乱之苦。”
郭皇后没有说话,只是将脸埋在他颈窝,轻轻点了点头。寝宫的夜色渐渐深了,长明灯的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将彼此的身影拉得很长。窗外的寒风还在呼啸,可寝宫之内,却温暖得让人安心。
刘钧拥着怀中的人,脑海里回荡着她方才的话。天下是一盘棋,赵匡胤是险子,符太后是暗子,而他与郭皇后,便是要在这盘棋中走出一条生路。他知道前路依旧凶险,可只要身边有她陪着,只要两人同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对了,”郭皇后忽然想起什么,轻声道,“明日让御膳房做些麦饼,掺些红枣进去,给继恩继元送去。他们昨日还说想吃甜的。”
“好。”刘钧笑着点头,“再让他们多做些,给城外的流民也送去些。”
郭皇后应着,渐渐在他怀中闭上了眼睛。刘钧感受着怀中人均匀的呼吸,也慢慢闭上了眼。长明灯的光依旧明亮,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像一幅温暖的画。
他知道,明天醒来,又要面对朝堂的纷争、边境的急报,还要等着赵匡胤的回信。可此刻,他却不再像往日那般焦虑。因为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有一个人会陪着他,与他一同在这天下棋盘上落子,一同守着北汉的百姓,守着彼此的初心。
夜色渐浓,太原城的灯火渐渐熄灭,唯有寝宫的长明灯,依旧在黑暗中散发着执着的光,照亮着这乱世中的一方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