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血浸桃木符(2/2)
郭崇笑了笑,从怀里摸出一块肉饼递给小哑巴:“先吃点东西,等会儿还要去皇宫给太后传信。”小哑巴接过肉饼,分给身边的阿蛋和其他孩子。他咬了一口肉饼,觉得格外香甜——这是守护家园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
而此时的西门外,宋军的强攻还在继续。赵匡胤骑着战马,看着城墙上的守军一次次把宋军士兵打退,脸色越来越难看。“已经攻了两个时辰了,怎么还没拿下西门?”他对着身旁的将领怒吼,“再调两千人上去!今日必须攻破西门!”
将领领命而去,赵普却上前一步,低声道:“主公,不可再强攻了。守军虽多是老弱,但士气很高,而且我们的士兵已经疲惫,再强攻只会徒增伤亡。”赵匡胤瞪了他一眼:“那你说怎么办?张谦没消息,探马又被打退,难道我们就一直耗在这里?”
赵普指着远处的洛阳城:“主公,我们可以围而不攻。洛阳城的粮草不多,只要我们切断他们的粮道,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不战自降。而且,高怀德和石守信那边已经生了嫌隙,汴京那边迟早会出事,到时候符太后首尾不能相顾,洛阳自然会破。”
赵匡胤沉默片刻,看着西门城墙上飘扬的后周旗帜,最终咬了咬牙:“好!就按你说的办!传令下去,停止强攻,派人切断洛阳的粮道,再派探马密切关注汴京的动向!”
西门外的宋军渐渐退去,城墙上的守军终于松了口气。一名老士兵靠在城墙上,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远处的宋军大营,喃喃道:“总算退了……希望能多撑几天。”身旁的年轻士兵点头,看向皇宫的方向:“有太后,有郭将军,还有少年营的孩子们,我们一定能撑到胜利的那天。”
而皇宫内,符太后正看着李将军送来的消息——李将军已经见到了石守信,按照计划提起了高怀德在汴京的举动,石守信果然心生不满,甚至问李将军要不要联合禁军其他将领,限制高怀德的兵权。“太好了!”符太后笑着把消息递给青芜,“只要石守信和高怀德反目,汴京就乱了,到时候我们就能趁机出兵,直取汴京!”
青芜接过消息,脸上却没有笑容:“太后,西门的宋军虽然退了,但他们切断了我们的粮道。御膳房说,城内的粮草最多只能撑半个月了。”符太后的笑容僵住,她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洛阳周边的城镇:“粮道被切断……那我们只能从周边的县城调粮。青芜,你立刻去传旨,让洛阳周边的县城往城内运粮,派禁军护送,一定要把粮运回来!”
青芜领命而去,符太后看着舆图,眉头紧锁。她知道,粮道被切断是个大问题,半个月的粮草根本撑不了多久。而且,宋军虽然停止了强攻,但他们还围着洛阳,只要汴京那边的离间计不成功,他们迟早会被宋军攻破。
“必须尽快让高怀德和石守信反目。”符太后喃喃道,“李将军,你一定要再加把劲啊。”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郭崇派人来传信了——少年营的小哑巴带来了宋军要夜渡北门水道的消息,郭崇已经安排好了埋伏,就等宋军上钩。符太后听了,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少年营的孩子们立了大功!青芜回来后,让她去御膳房,给少年营的孩子们再多加些肉食,一定要让他们吃好、休息好。”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符太后的脸上。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忽然有了信心——有李将军的离间计,有郭崇的守城,有少年营的孩子们传信,还有城内百姓的支持,这场仗,他们一定能赢。
而北门的地窖里,阿牛躺在草堆上,看着小哑巴给自己包扎伤口。小哑巴的动作很轻,生怕弄疼他。“小哑巴,”阿牛轻声说,“等这场仗打完了,你想去哪里?”小哑巴想了想,用手势比划着——他想去汴京,找自己的亲人。他从小就被父母遗弃,不知道亲人在哪里,但他相信,只要这场仗赢了,他一定能找到亲人。
阿牛笑了笑:“那我跟你一起去。我爹娘在汴京,等仗打完了,我带你去找他们,让他们也当你的亲人。”小哑巴眼睛一亮,用力点头。他摸了摸脖子上的桃木符,觉得心里暖暖的——他不仅有了陈小树,有了少年营的同伴,还有了阿牛这个朋友,以后,他还会有亲人。
夜色渐渐降临,北门水道旁的芦苇丛里,五十名弓弩手埋伏在两岸,手中的弓箭已经上弦。郭崇站在远处的山坡上,看着水道下游的方向,等待着宋军的到来。而小哑巴和阿蛋他们,已经休息好了,正准备去皇宫给太后传信——他们要告诉太后,北门的埋伏已经安排好,就等宋军上钩。
月光洒在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城墙上的守军,照亮了少年营的帐篷,也照亮了符太后在偏殿内批阅奏折的身影。这场关乎家国存亡的战斗,还在继续。但所有人都相信,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守住洛阳,守住后周,守住他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