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符太后与众人商讨谁那么好心时候。柴宗训过来:娘(2/2)
“宗训,你听谁说的这些?”符祥瑞的声音有些发紧,她握着儿子的手,轻轻捏了捏,“斥候的话,不可胡乱听,更不能随意说。”
“不是胡乱听的!”柴宗训急得涨红了脸,用力摇头,“是昨天下午,我在御花园玩,看到斥候叔叔跟青禾姑姑汇报,我偷偷听了几句!他说姨母接到调兵旨意后,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照做了,把济州最后一批能打的士兵都派去了汴梁,现在济州城里剩下的,都是老弱残兵!”
他说着,眼里的焦急更甚,小手紧紧攥着符祥瑞的衣袖:“母后,姨母会不会有危险啊?联军现在去了济州,姨母那里没有精锐了,怎么守得住?我们要不要现在就派部队去救姨母啊?”
符祥瑞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疼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她一直以为,冒用她身份调兵的人是冲着济州城来的,可现在听儿子这么一说,她才意识到——对方的目标或许从来都是岚妹。岚妹是她的亲妹妹,也是大周为数不多能独当一面的女将,若是岚妹出事,不仅济州会失守,大周的军心也会动摇。
“宗训,你再想想,斥候叔叔还说什么了?”符祥瑞的声音有些颤抖,她俯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有没有说,姨母调走的精锐,去了汴梁的哪个地方?或者,有没有说谁去传的旨意?”
柴宗训皱着小眉头,努力回忆着:“好像……好像说,传旨的人是个太监,自称是从宫里派去的,还带了太后的手谕。至于精锐去了哪里,斥候叔叔没说,只说姨母派了心腹将领带队,走的是加急路线。”
“太监?”符祥瑞猛地抬头,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宫里的太监,除了朕身边的李总管,还有谁有机会接触到朕的手谕?又有谁能仿造得如此逼真,让岚妹都信了?”
李筠上前一步,沉声道:“太后,此事事关重大,那传旨的太监必须找到!臣建议,立刻封锁宫门,彻查近日出宫的太监,尤其是去过济州方向的!另外,济州的精锐虽被调走,但带队的是符将军的心腹,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他们,联系上符将军,了解济州现在的情况。”
王溥也点头附和:“李枢密所言极是。臣这就去安排人彻查太监,同时让人快马加鞭赶往汴梁周边,寻找那支被调走的精锐。只要能联系上他们,让他们立刻回援济州,或许还能来得及。”
符祥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慌乱,目光重新变得坚定。她站起身,走到殿中,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声音虽依旧带着疲惫,却充满了力量:“好!就按李枢密和王尚书说的办!李筠,你负责彻查宫中太监,务必找出那个传假旨的人;王溥,你负责寻找济州的精锐,让他们即刻回援;其余大臣,各司其职,加强洛阳的防卫,同时密切关注联军的动向,一旦有消息,立刻上报!”
“臣等遵旨!”众大臣齐齐拱手,声音响亮,先前的凝重被一股紧迫感取代。
符祥瑞看着众人转身离去的背影,心里稍稍安定了些。她转过身,看向还站在原地的柴宗训,弯腰将他抱了起来,轻轻摸了摸他的脸颊:“宗训,今日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想起斥候的话,我们还不知道那传旨的人是个太监。你做得很好。”
柴宗训被母亲抱在怀里,紧绷的小脸终于放松了些,他伸手搂住符祥瑞的脖子,小声说:“母后,我只是不想姨母出事。姨母以前总陪我玩,还教我骑马,她是好人。”
符祥瑞的心一暖,眼眶微微发热。她抱着儿子,走到殿门口,看着外面依旧漆黑的夜空,轻声说:“放心,姨母不会有事的。母后已经让人去救她了,我们很快就能听到姨母的消息。”
可她心里清楚,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那传假旨的太监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势力;联军已经兵临济州城下,而济州的兵力空虚,岚妹能不能撑到援兵到来,还是个未知数。但她不能慌,她是大周的太后,是宗训的母亲,她必须撑住,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为大周、为儿子、为岚妹,闯出一条生路。
夜风从殿门外吹进来,带着深秋的寒意,符祥瑞下意识地将柴宗训抱得更紧了些。她抬头望向夜空,只见几颗星星在云层后若隐若现,像是在默默注视着这风雨飘摇的大周。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抱着儿子走进殿内,殿门缓缓关上,将夜色和寒意都挡在了外面,却挡不住殿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盼。
她知道,今夜注定又是一个无眠之夜。但只要能守住济州,守住岚妹,守住这大周的江山,再辛苦,她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