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伏杀:山道火起与全民皆兵(2/2)
医帐里,许知远正帮着大夫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她的手上沾着血,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却顾不上擦。一个士兵的胳膊被辽人的刀砍伤了,伤口很深,鲜血不停地往外渗。许知远拿着绷带,小心翼翼地缠在他的胳膊上,动作轻柔却有力:“忍一忍,很快就好。”士兵点点头,咬着牙,却没哼一声。
“许姑娘,又有伤员送来了!”外面传来妇人的喊声。许知远立刻站起身,跟着大夫往外走。只见两个士兵抬着一个受伤的亲兵,亲兵的胸口插着一支箭,脸色苍白得像纸。“快,把他放在床上!”大夫喊道。许知远赶紧上前,帮着把亲兵抬到床上,又去拿止血的草药。她看着亲兵痛苦的表情,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却还是强忍着泪水,帮着大夫处理伤口——她知道,现在不能哭,士兵们还在等着他们的帮助。
城主府里,符琳正盯着桌上的地图。李承渊刚从山道回来,脸上沾着灰,衣服上还有火烤的痕迹:“太后,秦将军那边打得很顺利,辽人的先头部队已经被消灭了,剩下的也被困在山道里,插翅难飞。”符琳点点头,指尖在地图上的后山位置划了一下:“沈砚那边呢?有没有消息?”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亲兵的声音:“太后,沈副将派人来报,暗河下游的辽人已经被打退了,还抓了五个活口!”符琳的眼睛亮了,站起身,走到窗边。远处的山道上,火光还在燃烧,像一条红色的龙。她想起昨夜周猛送来的密信,想起苏文清清查暗线时的果断,想起秦锋布防时的严谨,想起小石头抱着弓箭跑向山道的身影——原来,这场仗,他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打。
“让苏文清去审那五个俘虏,一定要问出耶律烈的主力部队在哪里。”符琳转过身,对李承渊说,声音里带着坚定,“再让周猛带人防着城门,别让漏网的辽人进来。”李承渊点点头,刚要走,又被符琳叫住:“告诉秦锋,注意安全,别让士兵们受伤太多。”
李承渊应了声,转身往外走。符琳又走到窗边,望着济州城的街道。街上的百姓还在忙碌,有的在给士兵送水,有的在帮忙搬运物资,有的在医帐外等着帮忙。孩子们的笑声和士兵们的喊声混在一起,竟一点也不杂乱,反而像一首激昂的歌。她想起三日前,自己还在担心能不能守住济州城,现在却突然明白了——只要人心齐,再强大的敌人,也能打败。
傍晚的时候,山道的火终于灭了。秦锋带着士兵们清理战场,地上到处都是辽人的尸体和断刀,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小石头蹲在旁边,帮着士兵们捡地上的弓箭,每捡到一支完好的,就高兴地举起来:“将军,你看,这支还能用!”秦锋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脸上带着疲惫却欣慰的笑:“好,留着,下次打仗还能用。”
沈砚也从暗河回来了,他的伤口又被包扎过,脸色还是有些苍白,却精神了不少。他走到秦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秦将军,打得不错啊。”秦锋笑了笑,回拍了他一下:“彼此彼此,你那边也很顺利。”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轻松——最艰难的一仗,他们打赢了。
苏文清也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份供词,递给符琳:“太后,俘虏招了,耶律烈的主力部队在城外的黑松林里,大概有五千人,明天一早会来攻城。”符琳接过供词,仔细看了看,然后抬起头,望着身边的众人:“既然他们要来,咱们就接着。秦锋,你明天带士兵守城门;沈砚,你带一队人绕到黑松林后面,偷袭他们的粮草;苏文清,你带着百姓们在城里做好准备,要是辽人攻进来,就和他们巷战;李承渊,你负责传递消息,确保各队之间能及时沟通。”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响亮得震得屋顶的瓦片都在响。
夜幕降临,济州城的街道上渐渐安静下来。百姓们都回家休息了,士兵们则在城墙上巡逻,火把的光在夜色里晃着,像一颗颗温暖的星。小石头躺在家里的床上,手里还握着秦锋给他的短刀,心里想着明天要怎么帮士兵叔叔们打仗。许知远在医帐里整理草药,把止血的、消炎的分好类,方便明天使用。秦锋和沈砚在城墙上巡视,讨论着明天的战术。符琳则在城主府里,看着桌上的地图,指尖在黑松林的位置轻轻划着——明天,就是决战的时候了。
天边的星星越来越亮,济州城在夜色里安静地呼吸着。每个人都知道,明天会有一场恶战,会有流血,会有牺牲,但没有人害怕,也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城里的炊烟,是孩子们的笑脸,是每个人心中的家国。
夜风从城外吹进来,带着松树林的气息。城墙上的火把晃了晃,映着士兵们坚毅的脸。符琳站在城楼,望着远方的黑松林,心里默念着:耶律烈,明天,咱们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