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569章 林阿夏询问符太后:娘,你认识赵匡胤吗?符太后:赵匡胤

第569章 林阿夏询问符太后:娘,你认识赵匡胤吗?符太后:赵匡胤(1/2)

目录

深宫忆旧话匡胤

林阿夏紧紧抱着昏迷的柴宗训,感受着他掌心残留的冰凉与无意识的颤抖,“赵匡胤”三个字如同魔咒,在她脑海中反复盘旋。自方才夫君陷入癫狂,这名字便成了撕裂他理智的利刃,每一次嘶吼都让人心头发紧。她虽出身武将世家,自幼在军营中耳濡目染,知晓朝堂波诡云谲、人心难测,却从未见过柴宗训如此失态,更不明白一个朝臣的名字,为何能让他痛苦到濒临崩溃。

殿外传来太医们匆匆的脚步声,林阿夏却无心顾及,目光死死盯着柴宗训皱紧的眉头,他唇角仍在无意识地翕动,断断续续的“非忠臣”三字,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她轻轻将柴宗训的头枕在自己膝上,用衣袖拭去他额角残留的汗渍与泪痕,转头看向床榻上强撑着病体的符太后,眼中满是急切与困惑。

“娘,”她的声音带着未散的哭腔,却难掩那份武将独有的果决,“你认识赵匡胤吗?”

符太后本就因柴宗训的状况心神不宁,此刻听到“赵匡胤”三字,身体猛地一颤,脸色瞬间褪去了方才好不容易恢复的血色,变得煞白如纸。她放在锦被上的手紧紧攥起,指节泛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有惊惧,有憎恶,还有一丝深深的无力。

林阿夏见状,心中愈发笃定这赵匡胤定与柴宗训的痛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却带着急切:“娘,夫君今日突然失常,嘴里翻来覆去都是赵匡胤的名字,说他不是忠臣。我虽不懂朝堂旧事,可也知道夫君向来沉稳,若非事关重大,绝不会如此。这赵匡胤到底是谁?他为何能让夫君这般痛苦挣扎?”

太医们已走进殿内,见此情景正要上前为柴宗训诊治,符太后却抬手制止了他们,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们先退到殿外等候,没有哀家的吩咐,不准进来。”

太医们面面相觑,却不敢违抗太后旨意,只得躬身退至殿外,守在门口待命。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柴宗训微弱的呼吸声与林阿夏急促的心跳声。

符太后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她撑着病榻缓缓坐起身,宫女连忙上前为她垫上软枕,可她依旧觉得浑身无力,那段尘封的往事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赵匡胤……哀家自然认识。”符太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岁月的沧桑与难以言说的痛楚,“他的根,要从郭威先祖那时说起。”

林阿夏屏住呼吸,静静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她知道郭威先祖是后周的开国之君,却从未听闻他与赵匡胤之间的渊源。

“那时候,赵匡胤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兵,空有一身蛮力,却没什么门路。”符太后的目光飘向远方,像是穿透了殿宇的阻隔,看到了几十年前的烽火岁月,“后汉末年,朝政混乱,民不聊生,郭威先祖举兵反汉,赵匡胤便投奔了他,成了军中的一名小卒。”

“他倒是有几分勇力,又懂得察言观色,在战场上屡屡冲锋在前,很快就引起了郭威先祖的注意。”符太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南征北战这些年,他跟着先祖出生入死,也算是立下了一些战功。可谁也没想到,攻破开封城的那天,正是他,亲手将黄袍披在了郭威先祖的身上,逼着先祖登基称帝,后周这才得以建立。”

林阿夏心中一惊,她虽知晓“黄袍加身”的典故,却不知这背后竟有赵匡胤的参与。一个能在开国之际做出如此举动的人,绝非池中之物。

“郭威先祖驾崩后,皇位传到了世宗陛下手中,也就是哀家的夫君柴荣。”符太后的声音柔和了几分,提及柴荣,她眼中闪过一丝怀念,“赵匡胤倒是机灵,转头就投靠了世宗陛下,凭借着之前的战功与圆滑的处世,很快就得到了世宗的信任与重用。”

“说起来,哀家与他还有几分渊源。”符太后苦涩地笑了笑,“世宗陛下的第一位皇后,是哀家的姐姐大符皇后。姐姐贤良淑德,深得世宗宠爱,可天妒红颜,姐姐早逝,世宗悲痛欲绝。后来,在朝臣的撮合下,世宗才娶了哀家,延续了符家与皇家的缘分。”

林阿夏点点头,这些宫廷旧事她曾略有耳闻,却不知赵匡胤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世宗陛下雄才大略,一心想要一统天下,赵匡胤便成了他最得力的干将,跟着他南征北战,平定四方。”符太后的语气渐渐沉重起来,“世宗待他不薄,一路提拔他,从将军到殿前都点检,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可谁能想到,世宗陛下英年早逝,临终前将江山托付给训儿,让他辅佐幼主,他却早已野心勃勃,暗中积蓄力量。”

“显德七年,也就是训儿刚登基不久,契丹联合北汉入侵,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可大军行至陈桥驿时,他手下的将士突然哗变,再次上演了‘黄袍加身’的戏码,逼着训儿禅位给他。”符太后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悲愤,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那时候,训儿才七岁,懵懂无知,哀家一个妇人,无依无靠,只能带着他一路北逃,前往洛阳召集旧部,想要夺回江山。”

林阿夏听得浑身冰凉,她终于明白柴宗训为何如此痛苦。一个曾被先帝寄予厚望、被自己视为肱骨之臣的人,却背叛了先帝的遗愿,夺走了他的江山,这样的背叛,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无法磨灭的伤痛。

“可我们势单力薄,赵匡胤早已掌控了朝政,那些所谓的旧部,要么被他收买,要么被他铲除。”符太后的泪水终于滑落,滴在锦被上,“我们的反抗很快就失败了,不仅没能夺回江山,反而差点性命不保。若不是……若不是辽穆宗耶律璟。”

提到耶律璟,符太后的语气复杂了许多,“你也知道,辽穆宗素来残暴,可他与赵匡胤之间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阻止赵匡胤一统中原,威胁辽国的地位,他竟然放下了与大周的仇恨,联合南唐、南汉、北汉还有后蜀等国,组建了联军,前后四次攻打汴梁。”

“那时候,我们走投无路,只能依附于联军。那些州府的旧部得知消息后,也纷纷起兵响应,支援联军。”符太后缓缓说道,“赵匡胤没想到联军会如此强悍,几次交战下来,他损兵折将,汴梁城也被围得水泄不通。最终,他走投无路,只能打开城门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