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真的搞出来了?!(1/2)
\"这...这是自动加工出来的?!\"一位老师傅惊叹道,\"就算是我干了三十年,也做不出这么完美的零件。\"
\"一定是提前准备好的成品,故意拿来忽悠我们!\"王海东还在嘴硬,但语气已经不那么肯定了。
林舟不以为忤:\"怀疑是正常的。那这样吧,王工程师,麻烦你在另一块坯料上随便画个图案,我再给大家演示一次。\"
王海东迟疑了一下,但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不得不接过林舟递来的粉笔,在一块新的金属坯料上画了一个复杂的五角星。
\"好,就这个图案。\"林舟接过坯料,固定在机床上,然后取出另一卷纸带,装入控制系统。
\"等等,\"张明突然提出质疑,\"你怎么可能事先知道王工程师会画什么图案?这纸带上的程序...\"
林舟微微一笑:\"这卷纸带上包含了几种基本图形的加工程序,包括五角星、正方形、三角形等。无论王工程师画什么,我都能用现有程序完成。\"
他按下启动按钮,机床再次运转起来。众人屏息观看,只见刀具精准地沿着五角星的轮廓移动,将图案完美地切割出来。
\"这...这真的是数控!\"张明终于忍不住惊呼出声,\"虽然技术原始,但原理确实是数控加工!\"
王海东还在负隅顽抗:\"就算能加工简单图形,精度肯定达不到标准。数控机床的关键是精度,如果达不到工业标准,再漂亮也没用。\"
林舟对这种质疑似乎早有准备:\"说得对,数控的核心价值确实在于精度。来,把千分尺和游标卡尺拿来,大家一起测量一下这个零件的各个尺寸。\"
几位老工人立刻拿来精密测量工具,对第一个零件进行了详细测量。
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各项关键尺寸的误差均在0.02毫米以内,完全符合工业标准!
\"0.018毫米...0.015毫米...0.02毫米...\"测量结果一项项报出来,车间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张明完全被征服了,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个零件,眼中满是敬佩,\"林工,您是怎么做到的?这种精度,就算是北极熊的技术也不一定能达到啊!\"
王海东彻底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连杨厂长和张书记也目瞪口呆,他们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从现场技术人员的反应已经看出了这项突破的重大意义。
\"这...这真的是我们厂自己研发的?\"杨厂长结结巴巴地问道。
林舟点点头:\"完全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控制系统是用发报机改装的,刀具是特种合金自制的,传动部分是采用了新的精密齿轮组。虽然看起来简陋,但核心技术全部是自主创新。\"
杨厂长和张书记对视一眼,两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红星轧钢厂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掌握自主数控技术的单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