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完成的计划(1/2)
引信是火箭弹的关键部件,直接关系到武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引信装配后必须进行x光检测,确保内部结构完好。然后是模拟测试,验证各种条件下的工作性能。\"
整个火箭弹的生产线同样分为原材料预处理、零部件加工、组装测试、包装入库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为多个工序。
林舟为每个工序设计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弹壳从冲压成型开始,经过热处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最后进入装配线。火药则在专门的车间制备,经过严格检验后才能用于装填。引信在精密仪器车间制造,组装后经过多重测试。最后在总装车间将各部分组合成完整的火箭弹。\"林舟一气呵成地规划着整个流程。
考虑到当前条件下自动化程度有限,林舟设计了一种\"半自动+人工协作\"的生产模式。关键工序采用机械化操作,提高精度和效率;一些复杂但不宜机械化的工序则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
\"数控加工----人工装配----流程检测----整机测试----入库出厂,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林舟在图纸上圈出这五个关键节点,并详细标注了每个节点的质量控制要求。
他特别强调了品控的重要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检验,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每批次产品必须抽样测试,测试数据必须完整记录并存档。一旦发现异常,必须追查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林舟写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定。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和保密,林舟还设计了一套厂区布局和人员管理方案。生产厂区分为普通区和核心区,进入核心区需要特殊许可。关键技术资料实行分级管理,非必要不外传。
\"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在火药装填和引信安装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林舟强调道。
就这样,林舟一丝不苟地规划着每一个细节,从大的框架到小的螺丝钉,无一遗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四合院陷入了深夜的宁静。
林舟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凌晨两点了。
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又喝了一口早已冷却的茶,继续埋头工作。
\"现在来规划车间布局和人员配置。\"林舟拿出一张新的图纸,开始设计整个生产基地的平面图。
考虑到安全和效率,各个车间的位置、大小、功能区分都经过精心设计。
原材料库、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测试场、成品库之间的物流路线尽量简化,减少不必要的运输。
\"火药车间必须与其他车间保持足够距离,周围要建安全隔离带。测试场也要远离人员密集区域。\"林舟谨慎地规划着各个危险区域。
人员配置方面,林舟根据不同工序的技术要求和劳动强度,详细列出了所需的工人数量、技能要求和培训计划。
\"技术工人是关键,特别是数控机床操作员、精密装配工、质检员等岗位,必须选拔厂里最优秀的人才,并进行专门培训。\"林舟写道。
除了常规生产人员,林舟还计划设立研发和技术改进团队,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这支团队将成为工厂的技术核心,负责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研发团队必须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技术资料,定期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林舟对技术创新格外重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