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 > 第203章 设备清单

第203章 设备清单(1/2)

目录

\"接下来是掺杂,\"他的笔继续在纸上滑动,\"N型半导体需要磷、砷或锑作为掺杂剂,p型则需要硼或铝。掺杂浓度的控制是关键,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性能。\"

林舟画出了一个扩散炉的设计图,标注了温度控制点、气流系统和样品架的位置。这种设备用于在高温下将掺杂剂扩散到硅片中,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核心设备之一。

\"光刻技术是另一个关键,\"他又画出一套光刻设备的简图,\"需要高精度的掩模版、感光胶和准直光源。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先从低精度开始,逐步提高。\"

林舟现在掌握的光刻技术比那个年代先进得多。他知道如何制作精度达到微米级的电路图案,而当时主流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微米。

\"蚀刻、氧化、金属化...\"他一一列出集成电路制造的各个步骤,为每一步都设计了简化版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使之能在有限条件下实现。

\"最后是封装测试,\"林舟画出了一个简易的封装线和测试台,\"这部分相对简单,但同样重要。一个设计良好的电路,如果封装不当或测试不严,也会前功尽弃。\"

写完这些,林舟开始思考配套设备的问题。要制造半导体器件,需要一系列专用设备,如扩散炉、光刻机、蚀刻槽、键合机等,这些在当时都是高度专业化的设备,不是随便一个工厂就能生产的。

\"得想办法简化这些设备,\"林舟沉思着,\"先从最基础的开始。扩散炉可以用改装的高温电炉,光刻可以用简化的投影系统,蚀刻槽直接用玻璃容器就行...\"

他详细列出了每种设备的简化方案和替代品,确保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这些设备虽然简陋,精度和效率都比不上专业设备,但足以开始初步的半导体研发。

\"有了这些,就能制造出基础的二极管、三极管,甚至是简单的集成电路了,\"林舟激动地想,\"足够用来做闭路监控系统,甚至可以尝试制造简单的计算机!\"

林舟记得这时候国际上集成电路刚刚起步,每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还很少,但已经开始改变电子工业的面貌。而他现在掌握的知识,理论上可以制造出比当时先进得多的集成电路。

\"不过,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调试,\"林舟冷静下来,\"而且需要一个隐蔽的实验室和可靠的技术团队。\"

他翻出一张新纸,开始设计一个秘密电子实验室的布局。实验室需要分为几个区域:材料制备区、光刻区、扩散区、组装测试区等,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设备和环境要求。

\"洁净要求很高,\"林舟记下,\"至少需要100级洁净室,最好能达到10级。空气过滤、温湿度控制、防静电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他又详细列出了实验室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材料,从基础的显微镜、天平、烘箱,到专业的电子测试仪器,再到各种化学试剂和金属材料。

\"人员方面,需要找几个聪明又可靠的年轻技术员,\"林舟思考着,\"最好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固有观念,容易接受新思想。\"

最后,林舟在纸上画出了几个简单的电路图,是他打算首先尝试制造的半导体器件:一个基本的二极管,一个小信号三极管,以及一个简单的与门集成电路。这些是最基础的半导体器件,也是验证工艺是否可行的最佳选择。

\"如果这些能成功,那么更复杂的器件也就不远了,\"林舟自信地想,\"到那时,我就能真正开始我的计划了。\"

他把所有笔记收好,放回木箱,仔细锁好。这些知识太过珍贵,容不得半点泄露。

\"半导体技术将改变这个世界,\"林舟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潮澎湃,\"而我,将成为那个改变者。\"

在这个科技相对落后的年代,林舟掌握的这些知识如同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他深知,只要合理利用这些技术,就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自己的宏大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明天就开始行动,\"林舟闭上眼睛,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先找杨厂长谈谈,申请一个'特殊研究项目'...\"

林舟拿出一张新纸,开始设计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材料清单。

\"首先是摄像头...\"他一边思考一边写下,\"现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成品,只能自己组装。\"

摄像头所需材料清单:聚焦镜头组(可从废旧照相机拆解获得)、光电转换管(目前只有军用,需要通过特殊渠道获取)、扫描偏转线圈(手工绕制,需要细漆包线200米)、电子枪组件(最难获取的部分,需要军部协助)、真空玻璃管壳(可改造电子管外壳)

各类电阻、电容(总计约30个,规格各异)

高压变压器(5000V,低功率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