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紧急生产,送往前线(2/2)
\"林工真是天才啊!\"
林舟没时间理会这些赞美,他亲自上阵,带头调试第一台无人机的摄像系统。车间内很快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声、电焊声、锤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激昂的劳动交响曲。
第一个夜晚,没人休息。
凌晨三点,林舟还趴在工作台上调试信号处理器,满手的油污,额头上的汗水浸湿了衣领。
\"林工,您休息一下吧,\"小李端来一杯热茶,满脸担忧,\"您这样身体吃不消啊。\"
林舟抬头,脸上挂着疲惫的笑容,\"没事,再坚持一下,这批处理器今晚必须调试完成。\"
\"林工,您真是拼命啊,\"小李摇摇头,\"这么搞,铁人也得垮掉啊!\"
林舟拍拍他的肩膀,\"前线的战士比我们更拼命。他们在流血,我们就算熬几个通宵又算什么?\"
这话一出,小李眼圈红了,默默退下去,又投入了工作。
天亮时,第一批无人机的核心部件已经完成,装配线也开始运转。b组那边,三头犬的枪管和机匣已经初步成型,正在进行精密加工。
工人们轮班吃饭,林舟却始终没离开工作台。他的眼睛布满血丝,但依然专注地调试着每一台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第二天,厂里其他车间的工人也听说了这个紧急任务,纷纷自发前来支援。有的送饭送水,有的帮忙搬运物料,有的甚至主动申请加入装配线。整个厂区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亢奋。
\"听说了吗?林工已经两天没合眼了。\"
\"是啊,这种拼法,简直不是人干的活儿啊!\"
\"不管怎么说,咱们厂能有这样的技术总工,真是福气!\"
工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对林舟既敬佩又担忧。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心怀敬意。七车间的老刘,一个在厂里干了三十年的老技术员,看着这一切,脸上写满了不屑。
\"装什么装?搞得跟救国似的,\"老刘嘟囔着,\"这小子才来多久啊,就成了香饽饽,上面派活儿都直接找他,我们这些老家伙算什么?\"
\"可不是嘛,\"另一个老技术员附和道,\"这要是真让他搞成了,咱们这些老同志以后还有啥地位?\"
尽管有这样的杂音,但绝大多数人都被这种紧张而热烈的氛围感染了。大家都想亲眼见证这个奇迹的诞生。
第三天凌晨,林舟终于完成了最后一台无人机的调试。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看着工作台上整齐排列的20台无人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b组那边也传来好消息,50套三头犬武器系统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质检。
林舟带着几个技术骨干,亲自测试每一台无人机和每一套三头犬系统,确保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太神奇了!\"小王看着屏幕上无人机传回的清晰画面,震惊得合不拢嘴,\"这么小的摄像头,竟然能拍得这么清楚!\"
\"三头犬的精度也超标了!\"老张兴奋地报告,\"百米靶测试,弹着点误差不超过3厘米!\"
林舟点点头,\"包装,装车,连夜送走!\"
车间外,不知什么时候聚集了一大群工人,他们听说这批神秘的军工产品即将完工,都赶来一睹为快。当第一箱装着无人机的木箱被抬出来时,围观的工人们忍不住鼓起掌来。
\"林工万岁!\"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顿时引发一阵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