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西方的嘲讽和不屑(2/2)
林舟点点头,继续观察各个工位的进展。
总装车间被严格划分为数十个区域,每个区域负责特定部件的制造或组装,而林舟就像一个全知全能的指挥官,掌控着这台庞大机器的每一个细节。
\"林工,你得看看这个。\"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舟转身,看到航空研究院的陈院士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表情凝重。
\"陈院士,这么早?\"林舟微笑着问候,但心中已经猜到了老人的来意。
\"睡不着。\"陈院士叹了口气,将文件递给林舟,
\"这是我们根据你提供的数据做的气动分析,结果不太乐观。\"
林舟快速浏览了一遍文件,眉头微皱:\"横向稳定性问题?\"
\"没错。\"陈院士指着其中一页,
\"根据计算,这种没有垂直尾翼的构型,在亚音速到跨音速的过渡阶段可能出现严重的偏航不稳定性,俗称'荷兰滚'。传统设计中,我们依靠垂直尾翼提供稳定性,但你这个...\"
\"这正是电子飞控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林舟平静地回答,
\"三轴陀螺仪实时监测姿态,任何偏航趋势都会被立即检测到,然后通过差动扰流板自动修正。\"
陈院士皱眉:\"理论上没错,但这种系统在实际飞行中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如何?
我们根本没有任何风洞数据或飞行测试数据来验证。
林工,我不得不说,这简直是纸上谈兵,空中理论!\"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引得周围的工人都转头看过来。
林舟没有动怒,只是轻轻摇头:\"陈院士,我理解您的顾虑。
但请相信我,这套飞控系统经过了极其严格的计算机模拟,响应时间不超过10毫秒,足以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计算机模拟!\"陈院士冷笑一声,
\"林工,我们是在造飞机,不是在玩数字游戏。
一个真实的风洞测试胜过一万次计算机模拟!
你让飞行员的生命依靠一堆没有经过验证的数字,这太冒险了。\"
林舟深吸一口气,知道这场争论无法用常规逻辑解决。
在这个电子计算机还处于原始阶段的年代,没人能理解\"银星\"超前的计算能力和他的\"小世界\"模拟能力。
\"陈院士,我完全尊重您的专业判断,但请您也相信我的设计。\"
林舟直视老人的眼睛,语气诚恳而坚定,
\"如果您实在不放心,我可以在首次空投试验中增加一套自动应急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会立即展开减速伞并切换到安全模式。\"
陈院士看着林舟坚定的眼神,内心挣扎了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
\"好吧,至少增加这个保险措施。但我还是要郑重提醒你,没有足够的地面测试和风洞数据,这次空投试验的风险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