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劳民伤财(1/2)
“哼,八九不离十。”钱副主任冷笑一声,“他们捂得越紧,说明问题越大!这件事,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下次开会,我一定要提出来,必须重新评估这个项目的必要性!不能再让这群‘技术疯子’拿着国家的钱打水漂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文化学者魏文明也在他的文化沙龙上,以一种痛心疾首的口吻,谈论起了他听到的“风声”。
“诸位,一个悲哀的消息。”他扶了扶金丝边眼镜,神情肃穆,“我们引以为傲的那个航天基地,据说发生了一场惨烈的爆炸。
具体的细节,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们一如既往地选择了隐瞒。”
他顿了顿,让在场的听众消化这个消息。
“这说明了什么?”他自问自答,声音里充满了悲悯,“这恰恰印证了我之前的观点!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文化,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我们迷信‘人定胜天’,却漠视科学规律;我们强调‘集体奉献’,却不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习惯于掩盖失败,而不是从失败中学习!”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愈发沉重:“星条国人搞阿波罗,也有失败,但他们公开讨论,全民反思,最终走向了成功。
而我们呢?出了重大事故,第一反应是封锁消息,是‘家丑不可外扬’!这种深植于骨髓的‘劣根性’,不进行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变革,我们永远只能在失败和隐瞒的怪圈里打转!”
很快,两股源头不同、但指向一致的谣言,开始在京城的上层圈子里悄然流传:
“听说了吗?大西北那个搞火箭的基地,炸了!劳民伤财,还出了人命!”
“何止啊,据说是个重大事故,死了不少工程师,可消息全被压下来了,不让报!”
“我就说嘛,咱们根本没那个技术实力,非要打肿脸充胖子,现在出事了吧?”
“这是制度问题!不透明,不科学,早晚要出大事!”
这些谣言,像致命的病毒,从京城扩散开来,又通过某些隐秘的渠道,慢慢地、曲折地,传回了那片正在舔舐伤口的戈壁滩。
基地里,刚刚经历了失败和伤痛的团队,士气本就低落到了冰点。
当这些夹杂着嘲讽、质疑和污蔑的言论传来时,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们在这里奉献青春,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然而,在外面的一些人看来,他们的牺牲和努力,不过是“劳民伤财”的胡闹,他们的悲剧,成了别人攻击体制的“弹药”,他们为了保密而承受的沉默,更被污蔑为“刻意隐瞒”的罪证。
一种巨大的、令人窒息的悲壮感,笼罩在整个团队上空。
他们不仅要与技术上的“拦路虎”搏斗,还要承受来自内部的、看不见的刀子。
林舟站在宿舍窗前,望着窗外被风沙模糊的星空,手里紧紧攥着一份从京城家人来信中抄录下来的、流传甚广的谣言。
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深深扎进他的心里。
戈壁滩的冬天,来得迅猛而酷烈。
寒流从西伯利亚长驱直入,没有任何阻挡,将这片广袤的无人区变成了一座天然的冰窖。
自“擎天一号”发动机试车失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基地的气氛,比这天气还要寒冷。
曾经热火朝天的工房变得冷冷清清,技术员们走路都低着头,彼此之间很少交谈。
那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不仅炸毁了试车台和一台宝贵的样机,更炸碎了团队的信心和骄傲。
林舟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已经整整三天三夜。
房间里堆满了图纸和数据记录,每一张都与那次失败的试车有关。
他双眼布满血丝,下巴上长出了青黑的胡茬,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仿佛一尊沉默的雕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