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祠堂祭拜(2/2)
她知道,这场属于她的“战役”,才刚刚开始。而她,早已做好了准备。
十一月二十七的清晨,京中又落了层薄雪,尚书府的青石板路被积雪覆盖,踩上去咯吱作响。
韩曦钰换上一身素色棉裙,外罩一件玄色披风,领口别着一朵白色绒花,神色肃穆地站在正厅门口,等着张妈取祭拜用的东西。
张妈是原主母亲顾云英的陪嫁嬷嬷,自顾云英去世后,便一直留在尚书府打理内宅琐事,对原主也算尽心。
她提着一个黑漆托盘匆匆走来,盘中放着三炷香、一盘桂花糕、一壶清茶,还有一方叠得整齐的素色帕子,眼眶微微泛红:“姑娘,东西都备好了。夫人最爱的就是这桂花糕,您小时候,夫人总亲手给您做。”
韩曦钰接过托盘,指尖触到微凉的瓷壶,心中泛起一丝酸涩。
虽她与顾云英并无血缘,可原主的记忆中,那位总是穿着浅蓝衣裙、眉眼温柔的女子,总在廊下教原主认花草,在灯下给原主缝虎头鞋,只是这份温柔,却早早被陈氏的毒计打断——若不是陈氏在安胎药中动手脚,又在生产前送了有毒的参汤,顾云英也不会血崩而亡,连带着原主也自幼没了母亲。
尚书府的宗祠在府宅西侧的小院里,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松,枝桠上积着雪,更显肃穆。
推开宗祠的木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昏暗,正中央的供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韩家历代先人的牌位
最右侧靠窗的位置,单独设了一个较小的牌位,上面用金粉写着“夫人顾氏云英”五个字,牌位前的青瓷瓶里,插着几枝干枯的梅枝,还是去年冬日韩曦瑶“假意”祭拜时放的。
“夫人,姑娘回来了,特意来看您了。”
张妈走上前,轻轻拂去牌位上的薄尘,声音带着哽咽,“害您的陈氏已经被流放了,您在天有灵,也能安息了。姑娘现在出息了,在江南得了皇上的嘉奖,您放心,没人再能欺负姑娘了。您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姑娘平平安安的。”
韩曦钰将托盘放在供桌上,点燃三炷香,双手持香,对着牌位深深鞠躬三次。
青烟袅袅升起,映着她沉静的眼眸,她轻声说道:“母亲,女儿回来了。这半年女儿在江南,学会了不少东西,也没让人欺负,您放心,往后女儿会好好活着,替您看看这世间的安稳”
说完,她将香插入香炉,又将桂花糕摆好,斟了一杯清茶,缓缓洒在牌位前的蒲团上。
张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抹了抹眼泪:“夫人这辈子太苦了。老爷当初娶陈氏,夫人心里就委屈,可她从不跟人说,只自己憋着。后来怀了二姑娘,陈氏就在安胎药里加了寒凉的东西,夫人身子本就弱,哪禁得住折腾?生产前,陈氏又送了参汤,说是补身子,谁知道……谁知道那参汤里有毒啊!还好姑娘替夫人讨回了公道”
韩曦钰的心猛地一紧她拿起供桌上的素色帕子,帕子边缘绣着一朵小小的雏菊,针脚有些歪斜——顾云英出身书香世家,虽有个神医父亲顾琅华,却只学了些粗浅的女红和草药知识,连辨别毒物都做不到,否则也不会轻易吃下陈氏的东西。
陈氏不仅害死了顾云英,还断了她最后的退路,这份狠毒,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她将帕子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回托盘,轻声说道:“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去外公坟前,替母亲磕个头。”
张妈连忙点头:“姑娘有这份心,夫人和顾老先生都会高兴的。顾老先生是个好人,当年还教过老奴几个辨别草药的法子,说要是夫人身子不舒服,能用得上,可惜……可惜夫人还是没能躲过陈氏的毒手。”
离开宗祠时,雪又下大了些,张妈撑着伞,护着韩曦钰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