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柳如薇路边等王爷(2/2)
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京中的年味便如泼洒的蜜浆般,浸透了大街小巷。
家家户户门前挂起红灯笼,摊贩们叫卖着糖瓜、春联与年画,连寒风里都裹着甜暖的气息。
可皇宫深处,这份热闹却透着几分紧绷的暗流
皇后主持的年关宫宴在即,这场看似团圆的宴席,早已成了后宫与朝堂势力博弈的棋盘
每个人都在暗中盘算着,如何借这场宴席,为新一年的布局落好关键一子。
长乐宫内,鎏金铜炉里燃着昂贵的龙涎香,青烟袅袅缠绕着梁上的描金彩绘。
皇贵妃正对着一面嵌着东珠的铜镜,试穿新制的织金凤尾裙。
裙摆上的金线在烛火下流转,凤凰展翅的纹样栩栩如生,衬得她本就白皙的肤色愈发莹润。
姜敏姝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步摇上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声音柔得像浸了蜜:
“母妃,这条裙子是苏州织造局特意赶制的,单是金线就用了整整三两,再配上这支点翠步摇,今日宫宴上,您定能艳压群芳,让皇上一眼就看到您。”
皇贵妃抬手抚过裙摆上的凤凰,指尖划过金线时带着几分冷意,嘴角却勾起一抹浅笑:“艳压群芳不过是虚浮的脸面,重要的是让皇上看到,咱们贤王府的用处。你准备的那支‘寒玉暖炉’,可仔细检查过了?”
那“寒玉暖炉”是用西域进贡的寒玉雕琢而成,炉身刻着缠枝莲纹,炉内烧着太医特制的暖香,既能取暖安神,香气又不熏人。
皇贵妃特意让姜敏姝准备此物,便是想在宫宴上借“孝敬皇上”之名
顺势提及贤王近日在户部协助粮草调度的“功劳”——哪怕贤王只是在文书上签了几个名字,也要让皇上觉得,贤王是个能为朝廷分忧的皇子。
“母妃放心,”姜敏姝将步摇轻轻插在皇贵妃发间,动作细致入微,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暖炉已经让专人试过了,暖香能燃足三个时辰,绝不会出岔子。另外,儿媳还让人打听清楚了,今日宫宴的歌舞表演里,有琵琶独奏的环节。
儿媳特意安排了三个会弹《青梅引》的舞姬,那曲子是王爷儿时最爱听的,等她们弹奏时,儿媳再让贤王借机邀请王爷共饮一杯,既能勾起王爷的旧情,又能让旁人看出两位王爷‘兄弟和睦’,往后贤王若是有需要,王爷也不好推辞。”
皇贵妃看着镜中雍容华贵的自己,眼中闪过满意的光芒,指尖轻轻叩了叩梳妆台:
“做得好。只是韩曦钰近日风头太盛,皇上赏了她黄金绸缎,皇后又处处维护,今日宫宴上,她定然会吸引不少目光。
你要多盯着她,若是有机会,便让人在她的酒水中加些‘软筋散’——剂量别太重,只要让她在众人面前手软脚软,出些洋相就好。
这样既能让王爷看清她‘不堪大任’的真面目,也能让皇上知道,女子终究难当大事,往后靖安营的兵权,说不定就能落到贤王手里。”
“儿媳明白。”
姜敏姝躬身应下,心中却另有盘算——她不仅要让韩曦钰出丑,还要暗中挑拨苏烟、柳如薇与韩曦钰的关系。
最好能让苏烟借着“敬酒”的由头与韩曦钰争执,再让慕卿晨亲眼看到韩曦钰“泼辣善妒”的模样
这样才能彻底离间他们的感情,让慕卿晨重新记起自己这个“青梅竹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