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机动武装尖兵计划 > 第210章 皆随其意(三)

第210章 皆随其意(三)(1/2)

目录

曾经,有人质疑过为何非要给海南舰的电磁弹射器加上弹射纳米武装的功能?

毕竟弹射重型舰载机的那一套,根本套不进纳米武装种装备。人民海军积累的先进电磁弹射经验能提供的帮助有限,输出功率、弹射模式、缓冲设计都需要重新计算并设计,加上后续维护和保养又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质疑者至少有一点说得没错,纳米武装不需要那么大的作战半径。

或许唯一的好处,就是能让还不熟悉黄蜂背包的新手以更高的初速更快进入巡航姿态,不必在离舰时手忙脚乱地调整。

显然,这一切与其说是考虑“功能”,倒不如说是为了“规矩”。

纳米武装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出击——崎岖山地、复杂海面、甚至在海南舰上找根护栏借力就行。

但这不能没有约束,纳米武装不能干扰海南舰本身的功能,不能侵入其它舰载机的领域。就像直升机一样,总得有一个画好的圈,一个专属的、容许起落的地方。

规则是一种界限,也是一种保护。

它明确“哪里可以”,也提醒“哪里不行”,阻止遏止无序吞没秩序,不让自由冲击系统。

电磁弹射器就是如此,它规定了纳米武装的工作区域,用成册的规则和秩序在无形中将这项身为“后来者”的装备融入了海南舰的作战体系。

而今天,“尖兵出动需使用电磁弹射器”,这条本用于限制的条件,竟成了柯乐从这片地狱中脱身的唯一出路。

……

眼前的景象,柯乐无法用任何东方式的含蓄去美化。这不是梦,这是破碎而魔幻的现实。

上百根不规则的水柱如核反应堆中疯狂跳动的控制棒,具象化的恶意从虚幻侵入现实,将整个海南舰战斗群彼此分割。

驱逐舰斜插进扭曲的空间、护卫舰像玩具一样被甩动,补给船……则倒扣在柯乐眼前。

整整数万人,被困在这片失去重力、失去方向、失去逻辑的地狱中。

若非电磁弹射器的强力一掷,只怕柯乐的下场同样如此。

“狴犴”猛地向左滚转,险险避开一架如刀锋般切过的歼-15舰载机。

就连排水量超过60万吨的海南舰本身都身后发出金属扭曲的哀鸣,朝着H洞幺段船体倾斜,几乎翻覆——那些只是被固定在甲板上而非焊死的舰载机,早已像被无形之手随意扬起的碎纸四下纷飞。

柯乐闭上眼,不敢再看接下来的区域,担心不小心瞥见的画面从此灼刻在脑海。

这次的重力异常来得太快了,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提防可能出现的海鬼,却未曾想敌人的攻击早已融入重力之中。

太多人,多数是海南舰甲板上的地勤人员……他们根本来不及撤回舰岛、逃进通道。

于是他们都变成了被撒向空中的弹珠。

穿着不同颜色制服的人员,漂浮在不知高度的汪洋中、困在上下颠倒的水体里,或是缓慢地旋转,或是徒劳地蹬腿。

他们中的一些人没准早些时候还维护过自己的纳米武装“狴犴”,可现在,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判了死刑,最终都会成为封存在“琥珀”中的一份份绝望。

哪怕是从正常航行的军舰中落水,生还率也低得可怜。

柯乐曾经见过几次海南舰打捞落水人员的演习,那时候的打捞目标是一个亮橙色、直径一米多的浮球——密度远低于海水,理论上极其显眼。

可即便如此,在一层又一层汹涌的浪里连一角影子都找不到。

而现在……这些人不是浮球,他们是人,是被抛进三维混乱中、连分清上与下都成了奢侈的人。

闭上眼睛并不能阻止纳米武装的传感器将捕捉到的每一张惊恐扭曲的脸投射进大脑。

过分的清晰度甚至能放大看到他们眼中倒映的、同样在崩溃的世界。这份清晰对柯乐来说亦是是一种酷刑。

都说战争是最好的晋升途径,可在SCA时柯乐却当了很久的机步班班长。报告上的评价总是模糊地写着“战术素养优良,但某些方面仍需锤炼”。

柯乐知道那指的是什么,一直知道。

自始至终,她都无法毫不犹豫地将“战损”仅仅当作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字敲进终端;总会清晰地记住每一个“损失单位”背后所代表的那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总会闯入自己的梦中上演那些未完的故事。

无法轻易地将生命折合成冷冰冰的交换比。

这种共情是有血有肉的战士的基本素养,可对指挥者来说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缺陷。

直到现在柯乐也无法想象林亚东和何泽是怎样不顾常规部队的伤亡强行将自己弹射向战场的,也无法明白他们每晚要又是如何伴着同僚的哀嚎入睡?

是的,想不明白,所以柯乐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什么也做不了,她便只好逃避;

不去想那些将死的战友,同时祈祷,希望他们没有看见自己。

请不要以为我是救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