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章 试靶

第3章 试靶(2/2)

目录

“资源、资金确认。开始传输技术蓝图及操作规程。”

瞬间,详细到每一个螺丝、每一个角度的改造蓝图,以及一步步的操作指示清晰地呈现在姜晨的脑海里,仿佛他已经这样拆装过无数次。

系统并没有直接动手,而是将知识和方法灌输给了他。

“原来是这样改……”

姜晨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系统方案的核心在于优化结构、更换部分非承重零件为轻质材料(利用废料提纯或重塑)、精加工关键接触面以减少摩擦和旷量、并在枪托连接处增加简易缓冲设计。

他定了定神,从锅炉房的工具箱里找出几把大小合适的螺丝刀、一把锉刀、一小罐机油,又找来几块干净的棉布。

他开始动手了。

首先是拆解。凭借着脑海中清晰的步骤和前世机械工程师的底子,他的动作虽然略显生疏,但异常稳健。

枪管、枪机、复进簧、发射机、枪托……一个个部件被小心翼翼地拆卸下来,整齐地摆放在麻布上。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额头。

然后是改造。这是最关键也最耗时的一步。

减重:他拿起锉刀,按照蓝图指示,小心翼翼地打磨枪身和机匣上一些非关键部位的金属,每一锉都力求精准,既要减轻重量,又不能影响结构强度。火星四溅,金属粉末簌簌落下。

缓冲:他拿起那块硬木,用借来的小锯子和锉刀仔细加工,制作出一个简易但结构巧妙的缓冲垫片,准备安装在枪托和机匣的连接处。

精度:他用细砂纸和棉布蘸着机油,仔细清理枪管内部,并按照蓝图指示,对发射机的几个关键接触点进行极其精细的打磨,以求击发更加平稳顺畅。

替换:他将那几块废旧钢材,按照蓝图要求进行切割和打磨,替换掉原枪上几个相对次要但较重的零件。虽然材料简陋,但系统的蓝图巧妙地利用了现有条件。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姜晨全神贯注,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落在布满油污的地面上。他手指被锉刀磨出了水泡,胳膊也因为持续用力而酸痛不已,但他眼神明亮,丝毫不见疲惫。

最后是组装。

他仔细清理了每一个零件,涂上机油,然后按照与拆解相反的顺序,一丝不苟地将步枪重新组装起来。

当最后一个部件安装到位,清脆的“咔哒”声响起时,姜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拿起改造后的步枪,明显感觉轻了不少,重心也更舒适。枪身表面因为打磨和清理,泛着一层新的光泽。

他拉动枪栓,机件运行顺畅,发出悦耳的金属摩擦声。

此刻,这支枪的外观变化不大,但内部结构和关键部位已经脱胎换骨。

“搞定!”姜晨擦了把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将改造好的步枪和那支未动过的(编号02)步枪都仔细擦拭了一遍,然后扛起它们,再次走向厂边的靶场。

靶场依旧空旷,风吹过,带来远处的机器轰鸣。

姜晨站在射击位上,先拿起那把未经改造的63式步枪(编号02)。枪身沉重,4.05公斤的重量压得他手臂有些发紧。他调整姿势,将粗糙的木质枪托抵在肩膀上,感觉有些生硬。

深吸一口气,瞄准50米外的靶子,他扣动扳机,选择了连发模式。

“砰砰砰砰砰……”

枪声急促响起,枪口喷吐着火舌。

强大的后坐力一下下撞击着他的肩膀,震得他身体不稳,必须用力控制才能勉强维持瞄准。20发子弹很快打空,枪管散发出灼热的气息。

他放下枪,揉了揉发麻的肩膀,走到靶子前查看。

结果不出所料,弹着点散布很大,只有寥寥几发命中了靶心区域,大部分子弹都偏离了中心,甚至有几发脱靶。这和他之前测试第一把未改造枪时的情况类似,甚至因为这把枪磨损更严重,精度还要差一些。

他回到射击位,换上改造后的步枪(编号01)。

刚一入手,明显的轻盈感就让他精神一振!3.5公斤的重量恰到好处,握持感极佳。枪托抵肩,能感受到那层简易缓冲垫带来的细微弹性,舒适度远超之前。

他再次深吸一口气,瞄准同一个靶子。

“砰!”

第一枪,单发。枪声清脆,后坐力明显减小,肩膀仅是轻微一震。

他立刻切换到连发模式,一口气将弹匣内的剩余19发子弹扫射出去。

这一次,体验截然不同!

后坐力被有效缓冲,枪口跳动幅度显著减小,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枪身的控制力大大增强。连续射击带来的不再是难以抑制的震动,而是一种稳定而有节奏的脉动。

打空弹匣,他快步走向靶子,眼中充满了期待。

靶纸上的结果令他心潮澎湃!

20发子弹的落点密集地分布在靶心周围!虽然是连发射击,但散布范围比之前那把枪的单发点射还要小得多!绝大部分都集中在8环以内,其中近半数命中了9环和10环!

“成功了!”姜晨看着靶纸,忍不住握紧了拳头,低声喝彩。精度提升、后坐力降低、重量减轻——系统蓝图上的优化目标,通过他自己的双手,完美地实现了!

他低头看向手中这支凝聚了他心血和系统智慧的步枪,眼神炽热。

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改装,更是他改变命运、点燃这个时代工业火种的第一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