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5章 我们急需一款全新的步枪

第5章 我们急需一款全新的步枪(1/2)

目录

夕阳的余晖洒在一条蜿蜒的土路上,扬起的尘土在光线中微微闪烁。

一辆老旧的吉普212颠簸着前行,车身漆成深沉的军绿色,车漆上残留着斑驳的划痕和几处锈迹。

车轮碾过坑洼的路面,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那是钢板弹簧悬挂与崎岖地形较量的低鸣。

这辆BJ212的车身方正硬朗,线条简单得近乎粗暴,前脸的圆形大灯如同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嵌在七条垂直进气格栅上方,透出一股朴实无华的坚韧。

车内的空间狭窄而简陋。

王连长紧握着方向盘,深绿色的军装袖口卷起,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小臂。

他的双手牢牢掌控着这辆老伙计,方向盘粗糙的触感透过掌心传来微微的震动。

BJ212的方向盘没有助力,转向全靠人力。

王连长那双结实的手臂早已习惯了这种沉甸甸的操控感。

他是龙泉罐头厂的厂长,同时兼任南方军区龙泉县民兵连的连长。

虽年近五十,满脸风霜,眼神却依旧锐利。

此刻,他正专心驾驶,偶尔瞥一眼身旁的乘客——身着军服的少校陈参谋。

这辆吉普212搭载的是一台2.445升的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不过75马力,最高时速也仅能达到85公里/小时。

谈不上迅猛,但胜在皮实耐用,越野能力出色。

车重1.37吨,配上那套简陋的四轮驱动系统,哪怕是泥泞的乡间小路也能咬牙闯过去。

只是此刻,发动机低沉的轰鸣中夹杂着些许异响,让人不免怀疑它还能撑多久。

陈参谋坐在副驾驶位上,身子随着车身的晃动微微前倾。

他的军帽压得很低,遮住了额头上的皱纹,手里捏着一份战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老王,这车该修修了。”陈参谋终于开口,声音被引擎的轰鸣压得有些模糊,“颠得我骨头都散架了。”

王连长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齿:“修?这老伙计跟了我十年,修了多少回了。零件不好找,厂里又没闲钱,能开就凑合着用吧。反正它皮实,坏不了。”

他拍了拍方向盘,安慰着一旁的老友。

陈参谋哼了一声,没再接话,只是低头看向手中的战报。

他的眼神沉重,显然心思不在车上,而是被前线的局势牵扯得难以平静。

王连长瞥了他一眼,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敲,继续驾着这辆BJ212向前驶去。

这辆老吉普,就像龙泉罐头厂一样,外表不起眼,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龙泉罐头厂坐落在龙泉镇郊外,占地约五十亩,厂房林立,机器轰鸣。

表面上,这是一家生产水果罐头和肉类罐头的普通工厂,日产罐头可达数万罐,供应周边几个县镇,甚至偶尔出口外省。

然而,这座厂的真正底蕴远不止于此。

作为一处战略储备点,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厂内的生产线能在三天内全面改型,转为军工厂,生产枪械、弹药甚至轻型装甲部件。

厂内现有五条主要生产线,配备近百台机床和两百多名熟练工人,若全力运转,每月可生产步枪数千支、子弹数百万发。

这一切,王连长心知肚明,却从不对外宣扬——这是龙泉罐头厂的秘密,也是他肩上的责任。

陈参谋是军区派来视察民兵训练的代表,年过四十,曾在朝鲜战争中担任过军工技术员,对武器的设计与实战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

此刻,他的神情异常凝重,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显然被战报上的数字压得喘不过气来。

“老王,前线的伤亡又加重了。”陈参谋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昨天军部收到的消息,南方边境的一个连队在一次伏击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猴子兵的战术素养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高,他们依托地形,用轻机枪和火箭筒织出一张火网,咱们的战士根本冲不上去。”

“比起白头鹰,他们的战术素养甚至更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